到进位封公之事的时候,曹植和曹彰都坚持原来的意见支持曹操自封为公,曹植还以邺城在战国时期属魏,并以称霸中原将近百年的魏武侯与曹操作比较,而将当今天子和基本被架空的周天子摆在了同等位置,建议曹操自封魏公。
当曹操问到在一旁始终不吭声的曹丕时,曹丕将司马懿的话如实转达给了曹操,结果立刻遭到了曹彰和曹植的不屑,但是曹操却将曹丕的话听了进去,他心中顾虑的恰恰也是这方面的原因。他认为自己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虽然还没有像董卓那样有明显的篡逆之举,却也遭致那些忠于汉室的臣民背地里唾弃,如果再贸然跨出这一步的话定然会招致时局的动荡。
经过了这件事曹操认为曹丕的见解比起曹植和曹彰来说更加具有宏观和理性,没有被眼前的浮华和虚像所遮挡住自己的视线,眼下来说是最为正确的判断:
“子桓所言符合实情,就算是我曹孟德要称公称王,也必须要得到天子乃至汉室的允许才行,哪怕天子再不愿意,只要是以他的名义昭告天下,我曹孟德就会名正言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书群小说网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