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暴论,朝鲜半岛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s*h\u!y^o·u¨k¨a\n~.~c`o?m^
只不过最近几十年认贼作父了。]
朱元璋:?哪个贼?就他那个位置,周围哪儿有比华夏更强大的势力?
不会是日本吧?
离谱。
[万历十六年,日本太阁、也是著名的权臣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随即开始找借口征伐朝鲜。
那么他的借口是什么呢?
是朝鲜拒绝出兵和日本一起攻伐大明。]
[小鬼子不愧是你,这么多年真是敢想敢做。]
小鬼子……这称呼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朱元璋开始仔细回忆起来。
[日本当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通过四处征伐,勉勉强强算是重新把日本给捏合到了一起,在名义上统一了。
之所以说是名义上,是因为战后日本依旧是分封制,各地的大名类似藩地亲王一般,掌军政大权,有如若干个国中之国。¨天?禧_小~说/网\ *无+错-内\容.]
咦?
秦始皇表示疑惑,这不就是东周时期么?
相当于从战国退回到春秋?
[但因为分封的土地大小、贫富等不同,所以许多大名都很不满。
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是通用的人性。
日本地狭人,当时的实际领地只有三个大岛,且物产贫瘠。
为了转移矛盾,丰臣秀吉制订了一个豪气冲天的战略。即通过武力先侵占朝鲜,再征服中国,然后谋取天竺,进而称霸亚洲。]
朱棣半晌无语,最后感慨了一句:“他是没睡醒么?”
[各位!大家看看这个战略眼不眼熟?
没错!这就是近代日本侵华的策略和路线,只不过上一次丰臣秀吉刚出门就被堵在了朝鲜,近代这一次差点成功了。.幻¨想?姬/ /无~错+内\容_
但也足以说明,日本狼子野心,几百年来一以贯之。]
朱棣:!
什么叫差点成功了?你给老子说清楚。
听到这里,朱元璋已经完全了解为啥后世对他设置的“不征之国”那么反感。
原来这些弹丸小国竟然也能侵入中原腹地呢?
看来统而不治是不行的,至少这大陆相连的朝鲜,得想办法拿下才行。
第33章 明末农民起义10 两亿两白银
[朝鲜半岛, 是中国大陆东北部延伸出去的半岛,称得上是中国边防的东大门。因为从朝鲜半岛可以进入辽阔的辽东地区,进抵山海关。
而一旦突破山海关, 便是无险可守的河北平原。]
[所以对于有志于中原的北方政权, 辽东-朝鲜一线, 是他们必须要控制的地区, 相当于河套至于关中。
只有把朝鲜半岛的控制权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中原王朝才能保证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影响力,维持朝贡体系。
而日本,则上千年来都在觊觎这个半岛。几乎每一次中原政权在朝鲜半岛的战斗, 都跟日本有点关系。]
天幕上又详细展示了日本地区的地图, 甚至标注了每个大名的姓氏和领地。
朱元璋和朱棣不约而同的让人赶紧记录下来。
毕竟在这个时代,地图堪舆是一门特别难的学问。明朝建立后, 朱元璋也派人四处去勘探地形,绘制成舆图。
但工部和兵部最后给出的成品,和当初天幕上的地图有很大差别。
自己的国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隔海相望的岛国。
[提起汉武帝,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的不世之功。尤其是霍去病, 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更是后世武将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秦始皇冷哼一声, 即使过了十年, 他还是嫉妒那刘邦。
他几年前让蒙恬出长城痛击了匈奴,可也只是把他们赶出了河套地区。那些凶蛮的游牧部落还是聚集在阴山以北, 随时准备南下。
可他刘邦怎么就有这么好的子孙运,能把匈奴赶到漠北?
[但是,在打击了匈奴之后, 汉武帝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出兵辽东,灭亡了卫满朝鲜,在半岛上设置了乐浪等四个郡,也就是后世的“汉四郡”。]
[后来,到了隋唐时期,半岛上除了高句丽之外,南部还有新罗、百济两个国家,也就是咱们现在这个韩国的祖宗--他们跟高句丽没什么关系,纯粹是给自己贴金。
就像是土耳其认了十六个野爹一样。]
大家都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