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独轮车跟卡车的差距!”
李正一脸嫌弃地摆手,随即唾沫横飞地开始描绘蓝图:
“咱们这官方报纸...首先得快:用最先进的印刷机,一天就能印它几千上万份!”
“其次得广:不光给京城当官的看,咱们要把它卖遍州府县,让士农工商、贩夫走卒...只要识俩字儿的,都能看到!”
朱标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如此广布...内容如何把控?”
“若有妄议朝政,妖言惑众者......”
“控制,关键就在于控制!”
李正猛地一拍大腿,吓了朱标一跳:
“咱们是官方,报纸是朝廷的喉舌,这舆论当然得牢牢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
“报纸上登什么、不登什么,咱们说了算。”
“咱们说水泥厂好...那就登水泥厂如何利国利民!说蒸汽机是神器...那就登它如何省下民夫万千!”
“还能把那些贪官污吏的罪状,比如陈宁那二十多万两雪花银,登在头版头条!让天下百姓都看看,是谁在喝民脂民膏!”
李正越说越激动,跟打了鸡血似的:
“这就叫掌握话语权、占据舆论制高点,到时候胡党再想煽动清流泼脏水?门儿都没有!”
“咱们的报纸一出来...白纸黑字,有理有据,传播又快又广...谁还敢瞎哔哔?唾沫星子能喷得过印刷机?”
朱标听着李正这连珠炮似的话语,眼睛越来越亮。
他本就是聪慧之人,瞬间就抓住了报纸的关键优势:便捷、低廉、广布、可控......
比那些只能在小圈子里流传的奏章弹劾、士子清议,威力大了何止百倍!
这简首是控制舆论、引导民心、打击政敌的神器!
“妙!妙啊!”
朱标忍不住击节赞叹:
“若真能如此,则朝廷政令通达,奸佞无所遁形啊!”
李正得意地摇晃着脑袋,随即话锋一转,露出极其市侩的笑容:
“而且这玩意儿还能赚钱!”
朱标又是一愣:
朝廷办报,还要赚钱...这思路有点跳跃。
“您看啊,这盈利点可多了去了!”
李正掰着手指头,开始给大明常务副皇帝算起了经济账:
“第一,卖报钱:这报纸刚开始定价不用高,比如一份就卖一文钱,或者两文钱!薄利多销!”
“您想想,应天府多少人?识字的又有多少?哪怕十个人里只有一个人买,一天卖个几千份...一年就是几千两雪花银!”
“这还只是应天,要是推广到全国......”
朱标听得目瞪口呆。
“第二,广告位:这报纸上,除了朝廷政令等正经内容外,总得有点空白地方吧...而这些地方,就是金子!”
李正竖起第二根手指,唾沫星子差点喷到朱标脸上:
“比如头版头条下面这块,位置最好、视野最佳...这叫‘黄金广告位’!咱们租给那些有钱的商家。”
“如果异珍阁要上新货了,登个广告:‘皇家御用玻璃镜,照妖显美人更俏’!”
“再比如,徐达大将军家的酒楼开张,登个广告:‘魏国公府秘制烧鹅,吃一口想三天’......”
“这广告位,按版面大小、位置好坏收钱!一个月收他几十两银子不过分吧?”
朱标己经听得有点懵了:把朝廷的报纸当街边告示栏用?
他感觉自己的认知被狠狠刷新了一遍:
朝廷办报,不仅能掌控舆论、教化百姓,还能像市井商铺一样赚钱...这简首太有才(骚)了!
“殿下您想想,这报社一旦办起来,那就是个下金蛋的母鸡!”
李正一脸“信我没错”的表情:
“朝廷掌控了喉舌,勋贵富商有了打广告扬名的地儿,百姓有了获取朝廷消息的渠道......一举多得啊!”
“至于设备...您放一百个心,后世印刷机海了去了!”
朱标被主角描绘的美好蓝图钓成了翘嘴:
“好!好!好!此事大有可为!”
朱标用力一拍桌案,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正:
“这设备成本几何?何时能弄到?”
李正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快则十天、慢则半月,至于成本嘛......咱们大明商行先垫上!”
“等报社盈利了,再还这无息贷款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