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牧对黄权、王累、吴懿、张任等人言:“琅琊诸葛牧,与众位相见。既己归顺曹公,待曹公返许都,天子诏书定至。”
诸葛牧虽对益州人才仰慕,却知此刻不宜公然招揽,恐引曹公猜忌,且初识即拉拢,恐遭冷遇。
待益州局势安定,再向张任详询不迟。
然而,诸葛牧欲入城时,却惊见黄权、王累等人坚决阻拦于城门前。
“诸位,这是为何?”
“莫非要以血肉之躯阻挡本都督?”
诸葛牧勒缰,目光锐利,扫视众人。
“非也。”
“吾有一问,都督既奉曹丞相之命,若刘璋归降,将如何处置?我益州军民又将如何自处?”
望着毫无惧色的黄权,诸葛牧顿时明白刘璋未现身城门之缘由。
原是遣黄权等人先行,试探其态度。
此景,与江东孙权投降后之长江景象,何其相似。
感慨间,诸葛牧沉稳而言:“天子甚念州牧大人,应随本都督往许都朝见,以续叔侄情谊。”
大汉皇叔,非刘备独有。
按辈分,益州牧刘璋方为天子刘协之亲皇叔,血缘之亲,远超刘备之所谓皇叔。
以此为由请刘璋赴许都,亦算保全其颜面。
诸葛牧深信,黄权等人若非愚昧,必不会阻拦。
否则,刘璋若留西川,拒不赴许都,必将引曹操猜忌,时日一长,性命难保。
“至于尔等……”
“或留守益州,或随刘璋同赴许都!”
至于随刘璋之人,诸葛牧未明言,众人心中己揣测。
随刘璋者,必为其心腹。
而被刘璋冷落、未得重用、官职卑微者,或将得诸葛牧提拔,以稳局势。
得诸葛牧答复,深知大局己定的黄权等人,无奈让路。
不让,亦无可奈何。
黄权、王累等人察觉,诸葛牧身后士兵,目光凌厉,似有一言不合便拔刀之势。
忠于刘璋,却非盲从。
短暂眼神交流后,黄权等人退至道路两侧,齐声对诸葛牧道:“恭迎大都督进城!”
诸葛牧认可了益州文武的归顺,随即策马踏入杜甫笔下的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