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向诸葛亮透露了曹操命诸葛瑾主政江东、刘璋投降及自己即将领兵入川的消息。
“兄长,我怕是等不及大哥从江东赶来见丞相了。若见大哥,请代我转告……”
“江东之事,尽力而为,成事在天。”
“若不可为,便交由刘馥、陆逊处理。”
诸葛亮点头应允,“叔治,你说得在理。”
“江东之事,我等皆不宜深涉。大哥若涉入过深,曹操亦会对你生疑。”
言及此,诸葛亮无奈地望向诸葛牧,“你让大哥远离江东之事,自己却为何在即将回师之时,又涉足西川?”
诸葛牧无奈回答:“兄长,若我说……起初我只是给魏文长出了个主意,他竟胆敢实施,还成功了,你信否?”
闻此,诸葛亮脸上肌肉微微颤动,一时对魏延无言。
因诸葛牧之故,诸葛亮对魏延颇为了解,亦曾数次相见,却未料此人竟如此胆大。
子午谷出兵己是孤注一掷,成功后仍不满足,还欲借阴平小道偷袭西川。
其中任一环节稍有差池,便是全军覆没之局。
若他是魏延,断不会采取如此凶险之策。
压下心头震惊,诸葛亮沉声道:“叔治,魏延可用,但不可重用。善走险棋之人,一次成功己是侥幸,若再三为之,终将自食恶果。”
随后,话锋一转。
“叔治,善走险棋之人,终难善终这话,在我面前说说便罢,切不可在文长和士元面前提及。”
“此二人心胸狭窄,暗中或许正思量如何报复于你。”
诸葛牧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一阵不满之声。
“诸葛牧,你兄长孔明所提魏文长之事,与我庞士元何干?”
“我所行险策,皆为深思后行,外表虽险,实则无忧,怎可与魏文长不顾生死、急攻西川相比?”
庞统不速而至,对魏延之莽撞多有微词。
入门,他瞥视诸葛牧与诸葛亮,见二人面露讶异,“好奇我为何现身于此?”
庞统坐于案前,把玩茶杯,笑道:“叔治,你能探兄,我为何不能访旧?”
言毕,庞统笑指诸葛亮:“诸葛孔明,你也有今日!瞧你择主眼光,刘备己遁南荒!”
重逢故友,却无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