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诸葛牧匆匆别过江夏,赶往西边的樊城。
在樊城,曹操见诸葛亮平安归来,心中大石落地。
“叔治,你平安回来真是太好了!”
“若你在江东有个闪失,我即便不与刘备为敌,也要挥师东征!”
大堂之内,不仅曹操如此认为,曹丕、于禁、李典、张郃、夏侯惇等与诸葛牧交厚的将领亦持此见。
一番寒暄后,诸葛牧向曹操细述了江东之行。
曹操闻言笑道:“此乃常理。”
“刘备、孙权若不联手对抗我军南下,我才会感到奇怪!”
曹操对局势有着清晰的洞察。
他转而问诸葛牧:“那么,叔治有何打算?”
诸葛牧早有筹谋,答道:“首先,调北军增援江南。”
“江北三十万大军对付刘备尚可,但对孙权则力量不足。”
对于诸葛牧的第一条提议,曹操并无异议。
在得知诸葛牧被孙权囚禁的消息后,曹操己预见孙刘联盟,并下令再调二十万北军南下。
曹操点头:“第二条呢?”
“迅速集结战船,让士兵尽快掌握水上作战技能。”
“不求能与江东、荆州水军相提并论,但至少需熟悉水性,不可轻易晕船。”
“若我军尽是晕船的旱鸭子,何谈战斗?”
曹彰听后,转向诸葛牧:“大都督,我们不是俘获了黄祖和甘宁的部分水军吗?利用他们不行吗?”
诸葛牧微笑,向曹彰解释:“西公子,降兵作战风险极大。若降兵阵前倒戈,而我军士兵不熟水性,后果不堪设想。”
诸葛牧稍停,续道:
“训练水军,无论眼前还是长远,都至关重要。”
“占领之地需我军水军驻守,怎可将荆州、江东交给降兵?否则,两地恐将年年叛乱,岁岁需平。”
“年年平叛己属不易,若平叛失利,江南再出刘备、孙权之辈,天下或将重陷战火。”
诸葛牧边说边望向曹操。
“公子,非人人皆有主公挥师百万征伐江南、震慑群雄之气魄。”
曹操闻语,面色稍变,笑斥诸葛牧:“叔治,你也变得圆滑了。”
随即,曹操怒视曹彰:“噤声,此乃议事重地,岂容你插话!再犯,即刻逐出!”
训诫曹彰后,曹操转向诸葛牧:“叔治,那第三策呢?”
“请主公移驻江夏城。末将料敌,决战必在江夏城西南三江口。”
曹操轻招手,侍卫即刻奉上地图。
“三江口决战?”
曹操未料,诸葛牧己为其选定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