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兄长能说服吴侯结盟,日后战场上再一较高下便是。若说服不成……”
“我接受江东投降便是,如此而己。”
诸葛牧并不认为孙权会投降曹操,此行江东,更多是象征意义。
那所谓的天子诏书,不过是曹操伪造的矫诏,意在震慑江东并试探孙权态度。
诸葛牧抵达了。
与之相比,杨修显得微不足道。
况且,曹操麾下的庞大军队在水战上并不擅长,亟需有人训练水军以争取时机。
一旦在水战中失利,陆战的强大也将无济于事,更别提渡江作战了。
这些都是公务上的考量。
私下里,诸葛牧也有自己的盘算。
身为穿越者,他不想错过诸葛亮与群儒激辩的盛况。
毕竟,看热闹是人的天性,诸葛牧自然也不例外。
在府门前,诸葛亮望着诸葛牧,心中充满无奈,对这位三弟的心思捉摸不透。
随后,他语气变得温和:“叔治,找个时间,我们去大哥府上探望兄长和嫂子吧。”
“兄弟三人在江东相聚不易,若不去拜访,反倒显得生分了。”
谈及私事,诸葛亮的语气少了之前的强硬。
诸葛牧感受到兄长语气中的变化,笑着回应:“好主意!”
“我也很久没见到恪儿了,不知他还记不记得他这个三叔。”
接着,诸葛牧一拍脑门,对诸葛亮说:“忘了告诉兄长,你弟妹现在有孕了,再过半年,你就要当叔父了!”
“至于你……”
“何时打算成亲?你等得起,黄家姐姐可不一定愿意等。”
说到最后,诸葛牧不忘调侃兄长一句。
他说的黄家姐姐,便是黄承彦之女黄月英。
对于黄月英,诸葛牧自幼相识,但他从未有过将黄月英视为自己伴侣的念头。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黄承彦还是黄月英,都与兄长诸葛亮心意相通。
诸葛牧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小叔子”。
幸运的是,他不是那种见到女子便心生占有之念的人。
对于兄长与黄月英的婚事,他满心欢喜。
面对诸葛牧的玩笑,诸葛亮罕见地露出羞涩的神情。
“再等等……再等等吧。”
“等我和黄姑娘的婚事定了,定会告知你和大兄。”
说这话时,诸葛亮显得有些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