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儿见过大汗。_3\3*k~s¢w·.\c¢o¨m_”声音清清脆脆,如冰雪融化溪水潺潺,沁人心脾。
“小玉儿读书遇到一个难题,就来问姐姐,偏生姐姐去了姑母那里,我就在这里等着姐姐。”
说完之后,如画的眉眼间带着一丝炫耀,笑容如一朵芙蓉花盛开,灿烂炫目,举着手里的词集给皇太极看,“大汗,您看小玉儿认不认真?”满脸你快夸奖我的得意。
皇太极忍俊不禁,小玉儿明媚的笑容仿佛感染了他,“小玉儿真是非昔日吴下阿蒙,要是所有的八旗子弟都像你这般好学,就好了。”
说完,想了想,“这会左右无事,你告诉我什么难题。”
叶晚晚先是一脸欣喜,而后又苦着脸,可怜兮兮的说道,“大汗,那你不许骂我笨。”
皇太极觉得这个小姑娘十分纯澈可爱,把平日里的厌憎,又去了一分,“不会。”
叶晚晚开始呜丢呜丢的吹起来。
“大汗,我看了这一句,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8\8`d,u^s_h*u+w+a`n\g~._c,o.m!”
“这个寄奴是谁啊,他为什么能气吞万里如虎,在玉儿心中,只有大汗才是气吞万里如虎,我听他们说啊,大汗的千里奔袭,才真的是气吞万里。”
千里奔袭是皇太极最津津乐道的一场仗,当时他力排众议,在八旗众多贝勒不同意的情况下,打了一个打胜仗,狠狠抽了八旗众人的脸,稳固了大汗地位。
皇太极并不喜欢听溜须拍马,但是话从一个少女口中说出,尤其是一个秀丽绝伦又娇滴滴的少女,极大满足他作为男人的自豪和作为大汗的满足感。
对小玉儿的厌憎又去了几分,唇角含着笑意,详细为叶晚晚讲了刘寄奴的种种事迹,叶晚晚做出一副神往的模样,大大的杏眸中满是崇拜和孺慕。
“大汗北拒察哈尔,东征朝鲜,也是史家赞誉的定乱代兴之君。”
皇太极唇边掩不住的得意,“小玉儿你平日里不学无术,这几句是谁教的?”
“大汗,您真没意思,这么快就看出来,别这么快戳穿我嘛。/叁·叶_屋¨ ,罪,辛`璋.结*庚*欣!哙`”叶晚晚嘟着嘴,一副就不能让让我的小儿女姿态,皇太极十分好笑,忍不住轻笑出声。
“其实是我今天去街上溜达,听很多人说的。”
“他们说呀,您比老汗王更注重汉人文人,您颁布了很多有利汉人的政策,他们觉得您是最厉害的大汗,如今的盛京可比以前繁华许多。”
皇太极心花怒放,丝毫没有起疑,这话小玉儿根本说不出,他注重文人注重汉学,更注重让汉人修养生机,重视农业发展,才有大金的今日,看来汉人们也把他放在心中尊重。
叶晚晚暗自嗤笑,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尤其是恰到好处的彩虹屁,这些帝王口口声声要谦虚,还不是都喜欢听别人吹捧,魏征海瑞能有几人,大多都是赵高李林甫之流。
心里撇撇嘴,皇太极虽说刚毅果敢谋略过人,可他首先是个男人,是男人就免不了有大男子主义,尤其对于自己在军事上的功绩,虽说嘴上不说,心里隔三差五拿出来溜达溜达,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不如就让她替他说,看看皇太极脸上的神情,看看他越来越温和的眼神,对自己的好感度估摸着蹭蹭上涨。
这就对了!
第12章 死缠烂打来了
皇太极是个安静内敛的人,少年时,额娘早逝,他跟随父汗努尔哈赤四处征战,多年行军生活让他更加寡言少语,即使与大福晋哲哲平日里说话,也是惜言如金。
今天不知为何,越看小玉儿越觉得顺眼,尤其是小玉儿眼里满满的崇拜和依赖,不经意间娇言柔语,每句都让他心情舒畅,更是让他心中油然生出一股骄傲,只觉得眼前的少女惹人怜爱,需要人去保护她。
这种感觉很奇妙,皇太极警觉起来,万万不可过于肆意,薄唇微扬,唇角含着笑意,“小玉儿,你很努力,比起那些八旗子弟,强上许多。”
叶晚晚垂眸羞涩的笑了,心中念头急转,这是散场客气话啊,看来皇太极要跑,两人已经聊了快半个时辰,皇太极是个重礼法的人,在侧福晋宫里和自己弟媳聊了这么久,已经超出他的承受范围。
呵呵,刚抱上金大腿刷好感,她怎么会允许金大腿缩回去?
如水的杏眸圆睁,眼波流转,幽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