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虚心的向曾彻请教。
“内需,顾名思义就是内部需要。
扩大内需就是要让老百姓们买得起东西、舍得买东西。
”
“而想要让百姓们买得起东西就先得让老百姓们赚到一笔钱,而要让老百姓们舍得买东西寻就能给老百姓们一个安全的环境,要让老百姓们意识到他们明天还能赚到更多的钱。
”
曾彻说。
“这不是废话吗?普通老百姓们手里有钱,我们还用得着在这里伤脑筋吗?我们还用得着听你曾彻的长篇大论吗?”
高尔俨尖叫着讥讽曾彻只会卖弄口舌,史可法也摇着头一幅竖子不可教的样子。
“呵呵!如果你们能够理解我的智慧,也不会一个只知道投机叛变,另一个只会一悉愁莫展。
”
曾彻反讥着说。
“皇上!请为微臣作主,曾彻那斯实在是欺人太甚!”
高尔俨大叫着。
“皇上,如果你给我便宜行事之权,微臣保证三年之内让所有大明百姓的收入翻上一番。
”
曾彻请求说。
便宜行事之权。
听到这四个字崇祯的脸色就变得不自然起来。
曾彻此人什么都好,就是动不动的就要什么便宜行事之权。
上一次给整出了一个天朝党,一个新军。
让整个朝廷都受跟着受制于天朝党受制于新军,要不是自己眼光独到早早的用上了美人计,让曾彻娶了自己的女儿,现在坐在这龙椅上的指不定是谁呢? “皇上放心,只是民事上的便宜行事之权。
”
曾彻似乎看出了崇祯的顾虑。
“曾爱卿,能说说你准备怎么做吗?”
崇祯迟疑的问。
“我准备大量的搞基建,修建铁路,码头、公路等等。
此事涉及到了多方的利益,需要说服一些有钱人的投资参与,以大明现在的制度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
曾彻说。
“老是破例总是不好的。
这样吧,曾卿家也是中极殿大学士了,拥有随时面见我的资格。
你有什么需要,不防先告诉我,我一律给你特事特办。
”
崇祯给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但最终还是没有给曾彻便宜行事之权。
“最近微儿与文登学院的一批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叫铁路的东西,但是涉及的资金极为庞大,预计需要十亿威海币以上。
我需要拟订一分投资与长期回报的大明律条文,以安投资者之心。
这条大明律必须有无上的权威,哪怕是皇上你也不得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