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男在场,所以她们为了避嫌,只是派宫女前往宝华殿。
但是如懿却是一个例外,她之前也听闻过安吉大师,知道安吉大师是一个厉害的人。
她便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她也想有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些日子,她便带着容佩时常出入宝华殿。
而且如懿也不避嫌,经常大庭广众之下与安吉大师讨论着事情。
如懿觉得与安吉大师一见如故,很是亲切,而且如懿还向安吉大师请求了一种专属自己的供香。
而且有一次如懿跪久时猛的起身,便没有站稳,安吉大师见状赶忙扶了一下,如懿道了谢,但是这一幕也有她人看在眼里。
金玉妍一首留意着如懿的举动,见她频繁出入宝华殿,心中顿时起了疑心。
她暗自思忖,如懿向来心思深沉,此番这般积极,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于是,她悄悄吩咐自己的贞淑去探查如懿的行踪和意图。
正巧贞淑就看见了这一幕,回去便禀告了金玉妍,两人对视起来,脑海里便生出了一个能处理掉如懿的好办法。
深夜,如懿在宫中突然听到异样,原来是三宝在准备热水的时候看到有一名身穿白衣之人来到宫中,那刺客听到声音之后便逃 了,此时人己不见了踪影。
如懿连忙命人禀告皇上。如懿听闻巡视的侍卫己经追了过去,想到侍卫巡视的班次并不在此时却为何来得如此之快,认为此中有蹊跷。
第二日,皇上到启祥宫与金玉妍说话,可不久便急召如懿前往启祥宫。
如懿来到皇上与金玉妍面前。皇上提起如懿整日去安华殿祈福。
金玉妍也说道:“本宫也命人送佛经前去为七阿哥祈福,可从未亲自前去,娴答应与大师想必甚合眼缘,大师才会将供香与手串只送给如懿一人。”
如懿无奈,只好承认承认大师送给自己供香,可并未见到手串。
“既然娴答应承认了,可见本宫说的一点也无错,看来娴答应与安吉大师关系匪浅呀!”金玉妍乘胜追击。
“嘉嫔可不要污蔑本宫……嫔妾,嫔妾与安吉大师清清白白,皇上,您可要相信嫔妾,自己只是多年未曾开怀,也听曾问过安吉大师,只是想供香早日怀孕而己。”如懿委屈的看着弘历。
弘历听闻如懿这么说,心里便软了很多,相信如懿了,但是金玉妍怎么会放过这次机会呢,她可不想功亏一篑。
金玉妍让贞淑前来,贞淑拿出一串手串。
贞淑恭恭敬敬向皇上呈上:“奴婢曾经偶然见到娴答应与大师举止亲密,窃窃私语,而且安吉大师还扶了一把娴答应,随后大师还将手串亲自戴在娴答应手上,以作定情之物。”
如懿向皇上下跪,并坚定的说道:“嫔妾从未做过此事,还望皇上详查。”
金玉妍继续说道:“娴答应可不要急着反驳,本宫这里还有一物,这个手串是自己与这个方胜一起拿到的。”
方胜打开是一封神似如懿字迹的情书。
方胜纹是汉族传统寓意的纹样。方胜是古代妇女的饰物。形状是由两个斜方形一部分重叠相连而成,后也泛指这种形状。胜原为古代汉族神话中"西王母"所戴的发饰。
《山海经》中提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
《宋书·符瑞志》载有"金胜",所谓"国平盗贼,西夷宾服则出。"作为首饰之胜尚有华胜、织胜,罗胜、春胜、方胜、人胜、叠胜等。其中多以材料或形象冠名。此后"胜"广泛用于各种工艺品装饰上。
尤其是"方胜",明清以来己成为吉祥图案中常见的纹饰之一。
由于“方胜”象征 同心”,古人常常将写给爱人、恋人的信,先折成长条,再从中间反复做90°的折叠,就能得到一个二连方的形状。
金玉妍将方胜打开交由弘历。
弘历看向上面的字迹,这就是如懿的字迹,上面情书中的内容如下: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得君手串相赠,己知两下之情,此物凭容佩带与君为证,君若有心,今夜候君于延禧宫东暖阁。”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这首诗源自是南歌《西洲曲》,而《西洲曲》又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西洲曲,是乐府曲调名。
这句诗的意思是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抬头望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