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能不能做到!给我个准信,那陆行舰都快十米长了!”
专家们沉默了,互相交换着眼神。+5,4`看¢书/ \首*发*
“从这个角度看...”首席工程师慢慢点头,“也许确实可行。在近距离作战中,精度问题不那么关键,而机动性反而成为生存的关键。”
“而且,”另一位专家补充道,“我们可以通过加装简易液压系统来缓解部分后坐力,再用钢缆固定炮身...”
讨论声渐渐热烈起来,工程师们开始提出各种改进方案。尼欧斯看着他们,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希望的火花已经点燃。
“那就继续工作吧,”他说,“我要在3小时内看到第一批改装完成的移动炮台。”
接下来的时间里,工人们分成多个小组,同时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改装拖拉机。有人负责加固平台,有人设计简易的液压缓冲系统,有人改造炮身的固定装置,还有人尝试简化瞄准机制,使其适合快速战斗。~k?a¢n?s!h.u·h?o^u-.~c`o,m′
尼欧斯几乎没有休息,他在各个工作组之间穿梭,解决问题,鼓舞士气,还要时刻留意战况,根据战线的变化投入手里的支援。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工厂破损的窗户照进来时,第一台“拖拉机炮”已经初具雏形。
它看起来粗糙而怪异——
一门威武的86mm野战炮被牢固地安装在一台农用拖拉机的平台上。为了平衡重量,工人们在拖拉机后部加装了配重,一个钢铁大篮子里要站几名士兵,既是配重也是保护;为了减轻后坐力,他们设计了一套简易的液压缓冲系统;为了保护操作人员,他们用钢板在周围搭建了简易的防护罩。
“试射吧,”尼欧斯命令道,“开到后院的测试场。”
在众人的注视下,这台奇特的武器被驶入测试场。一位经验丰富的炮手爬上平台,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炮身,几名士兵站在配重的篮子里紧张地盯着炮口。~s,h!u·b`x!s`.?c.o-m?目标是100米外的一堵厚砖墙,墙壁后堆着废钢板,模拟异端陆行舰的装甲。
“准备...发射!”
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工厂,火光从炮口喷出。拖拉机剧烈地震动,但没有翻倒——液压系统和配重起了作用。当烟雾散去,所有人都看到了结果:砖墙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碎石四散。
工厂里爆发出欢呼声。
“它能用!它开炮居然没有翻!!没有松脱,没有殉爆,没有熄火——我们撞大运了!”首席工程师激动地说,“虽然还需要改进,但基本原理是可行的!”
尼欧斯点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继续同时改装剩下的拖拉机。我要在3小时内组建一支移动炮兵队。”
当最后一台拖拉机也完成改装时,尼欧斯站在工厂的院子里,面对着这十几台奇特的战争机器。它们排成一排,炮管闪烁着冷峻的金属光泽,履带上的泥土还未完全清理干净,提醒着人们它们原本的身份。
尼欧斯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走到第一台拖拉机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它粗糙的钢铁表面。然后,他依次走过每一台机器,用同样的方式触碰它们,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
工厂里的人都安静下来,注视着这一幕。
最后,尼欧斯站在这排“拖拉机炮”面前,深吸一口气,然后郑重地鞠了一躬。
“拜托了!”他的声音既坚定又带着一丝恳求,“请务必正常工作,好好杀敌,不然我们只能拿人命去填了!等打完这场仗我会用最好的机油伺候你们!”
“——你们也别干看着,跟我一起鞠躬!”
这一刻,工厂里的气氛变得异常肃穆。工人们、工程师们、甚至是来协助的士兵们,都自发地向这些由拖拉机改装的武器鞠躬致意。
此刻,人与机器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超越常理的联系——它们不再只是冰冷的钢铁,而是布达佩斯所有人的希望。
尼欧斯直起身,环顾四周。他看到了工人们疲惫但坚定的眼神,看到了工程师们骄傲而担忧的表情,看到了这座被围困的城市依然跳动的脉搏。
“出征!”他说,声音平静而有力,“现在,我们将让异端见识布达佩斯的意志!”
当尼欧斯走出工厂大门时,远处传来隆隆的炮声。异端的陆行舰正在逼近城市中心。但这一次,布达佩斯已经准备好了反击的武器。
第36章 一步都不许后退!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多瑙河的冰面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红色,仿佛预示着这一天将有更多的鲜血流入这条古老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