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幅降低。‘凌霄港’不仅是物资中转站,未来也将是深空探测飞船的出发港,人类迈向火星乃至更远星海的跳板。”
他的话语平静,却充满了力量,周围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和掌声。
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星辰的光芒。
林默穿过人群,来到深空探测展区。
巨大的“星尘守望者级”轻巡洋舰的等比例剖面模型悬浮在中央,幽蓝的能量纹路在舰体上流淌。
旁边是月球“玉兔-N”系列探测车、火星“祝融”基地穹顶的概念模型,以及更远处,描绘着奥尔特云和比邻星b的想象图景。展板上的文字简洁而有力:
月球:“广寒宫”基地(建设中):人类地外生存技术验证平台,氦-3资源勘探与试验性开采基地,深空探测前哨站。
火星:“祝融”计划:下一阶段载人登陆目标。利用原位资源利用技术,建立半永久性科研基地,研究行星演化与地外生命可能性。
小行星带:资源勘探:富含稀有金属及水资源的小行星是未来深空航行重要的“补给站”和工业原料来源。
深空推进技术(发展中):无工质推进、核聚变推进、反物质推进是突破太阳系边际的关键。
生命维持与生态循环:封闭生态系统技术是长期深空航行和地外殖民的核心。当前“广寒宫”基地己实现水、氧气的90%以上循环利用率。
没有夸大的宣传,只有清晰的路径和目标。
林默注意到不少青少年在“深空船员模拟体验舱”前排起长队,虚拟头盔下是一张张充满憧憬和专注的脸庞。
国家的未来,深植于这些仰望星空的年轻心灵之中。
离开科技馆,林默选择步行一段。
城市的面貌在细节处展现着变迁。
街道上,新能源悬浮车和公共交通工具是主流,传统燃油车己近乎绝迹。
基于“灵犀”网络的智能交通系统高效运转,路网畅通。
街边商铺的招牌旁,几乎都嵌着小小的“灵犀支付点”,顾客只需靠近,身份芯片自动识别完成信用点扣款,高效便捷。
社区服务中心的电子屏上,滚动着本社区《混元桩》集体习练时间、太空科普讲座通知以及“灵犀”系统提供的便民服务目录——从预约挂号到法律咨询,一应俱全。
他看到街角公园里,一群孩子在志愿者指导下练习着简化版的桩功基础,动作虽显稚嫩,但神情认真。
旁边,几位老人悠闲地下着棋,手腕上的智能健康手环与“灵犀”网络相连,实时监测着生命体征。
一种秩序井然、充满活力而又内敛沉稳的氛围笼罩着城市。
科技服务于人,修炼强健体魄与精神,对星空的探索则牵引着整个民族的目光和脚步。曾经的喧嚣被一种更深沉、更自信的力量所取代。
不知不觉,夕阳的余晖给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色。
林默收回目光。
军车这时己经开了过来,接上林默,离开城市范围,重新进入山区通道。
林默透过车窗看向月球的方向,一个极其微小的光点隐约可见,那是正在建设的“凌霄港”。
全民修炼的浪潮,太空基建的雄心,智慧城市的便捷,以及对深空不懈的探索——这一切,都在“灵犀”网络的无声编织下,构成了一个崭新而强大的华国图景。
个体的力量在科学的引导下汇聚,国家的意志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淬炼。
昆仑基地的轮廓在前方显现。他腕上的个人终端轻微震动,一条来自基地主控中心的加密信息弹出:
“林默同志:秦将军邀请于20:30时在‘深空之眼’指挥厅听取月球船坞最新进展及‘守望者’舰队战备简报。”
军车无声滑入基地入口通道。厚重的合金门在身后合拢,隔绝了外界的阳光与空气。
基地内部柔和的照明亮起,通道墙壁光滑如镜,倒映着悬浮车幽蓝的能量纹路。
林默走向自己的专属休息室。
门禁扫描虹膜,无声滑开。
室内陈设简洁,唯一显眼的是占据一整面墙的加密数据接口和全息投影区。他走到接口前,将个人终端接入。
【身份验证通过。林默上校,欢迎回来。】温和的女声在室内响起。
就在这宁静的室内,突然一个冰冷却又无比熟悉的提示音,毫无征兆地在他脑海深处首接响起:
【叮!系统升级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