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顾海生也怕因这顾老三一人,毁坏了他们顾氏一族小子的科举之路。/第\一_看_书`网~ .无~错,内¢容·
特别是让他看到希望的顾远山。
要知道,族里有戴罪之身的人,特别是犯下“十恶”之人,是严禁参加科举考试的。
“十恶”包括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这些被视为严重破坏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重大犯罪行为。
如果族人所犯的是这类罪行,对家族中其他人参加科举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昭明王朝对应试者的要求极其严格,明确规定一旦触犯法条,其子孙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族人没有罪犯子孙的影响那么深远,但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因“家世不清”被淘汰。
即使侥幸通过考试名额录取,仕途上也会成为阻碍,甚至成为他人攻击自身的把柄。
顾海生绝不容许有人坏了顾氏一族的希望!
所以,面对一脸为难的老族长,顾海生生平第一次冷了脸,要求“处置”了顾老三。
老族长还犹犹豫豫,说话没个准头,看着又是要轻拿轻放,和稀泥。
顾海生心里气急,首接拍桌:“若是你还包庇顾老三那狼心狗肺的小子,那我顾海生便与你们这一脉割裂,免得日后被你们所累!”
此话一出,把老族长吓得老脸煞白,哆哆嗦嗦,说不出一句话来。3??看:书??屋<\<小:¥说>?;网??£ _?首|发?.
众所周知,顾海生是十里村的脸面,也是顾氏一族的底气。
老族长知道顾海生是说到做到的冲动性子,便只好妥协,各退一步:将顾老三逐出族谱。
只要将人逐出族谱,日后就算再犯下什么罪行,也是祸不及族人。
而且如此,也不算逼死了顾老三。
顾老三是他弟弟唯一的子嗣,他是有些私心。但更重要的是:顾老三那人混不吝,若是把他逼急了,反咬一口,就更坏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老族长也怕顾老三狗急跳墙。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顾海生不听,也不满意。
他只想借用族里的规矩,将人弄死,永绝后患!
什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无稽之谈!
一族的人,还怕一个酒囊饭袋不成?
只要将他“处理”了,就不怕他死灰复燃!
……
老族长见顾海生油盐不进,便拿那无辜的苏寡妇来说情……只说本就失了身子,若是没了顾老三这个选择,便只能一死了之……
要知道,此事苏寡妇虽是受害者,但她去报官就困难重重。?求?书′帮/ ¨首?发-
不说族里会不会阻拦,就说她顺利去了官府,还得提供人证、物证。
她与顾老三之事,发生在村口荒废的木屋中,证据难以留存。且村民对于她和顾老三的事都云里雾里,传的谣言满天飞,什么说法都有……
不说官员会不会信,就说苏寡妇日后在云梦县都再难抬起头来。
即使一切顺利,官府愿意秉公办案,顾老三的惩罚也是“杖一百,流三千里”。
而苏寡妇“失贞”一事则会被视为违背伦理。即便是被强迫,也可能会被质疑“为何不拼死反抗”。
要知道,在昭明王朝前身的北宋末年,出了一个著名的理学观念,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若报案,官府可能会认为其“有辱门风”,甚至遭受旁人非议“行为不检点才引来祸端”。
虽然这人的理念不被昭明帝接纳,甚至极力压制,没有在昭明王朝卷席开来。
但随着这么多年过去,昭明帝对于昭明王朝的影响越来越小,沽名钓誉之徒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再次被人提起,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最重要的是,世间对寡妇的”贞节“要求尤为严苛。认为她们应当终身守节,甚至为”贞节“牺牲生命。若是遭遇强迫,无论是否自愿,都可能被贴上”失贞“的标签,被视为家族的耻辱。
苏寡妇不仅要遭受邻里的指指点点,孤立排挤。甚至顾氏一族就算强迫她自尽,或是将其驱逐出族,都是无可厚非的。
可老族长本就心虚,性子也不强硬,完全不敢、也不会去处罚苏寡妇这个受害者。
可他不敢,不代表苏寡妇就不会被人伤害了……
所以,族长绞尽脑汁想出的办法,便是促成苏寡妇改嫁给顾老三,也算是给两人之间的事扯上了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