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毅来到紫阳学堂,在闵清逸指导下,继续攻读《诗经传说汇纂》。+b¢o+o_k′z¨u¢n¨._c+o?m~
他是把上辈子考研的本事拿出来了。
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两眼一睁,学到熄灯。
而且说实话,这种感觉……真的很爽。
虽说上辈子的学识,到这个陌生的朝代仍然有用。
但正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
庄毅仍然需要阅读大量书籍,汲取这个时代的知识,充实自己。
方能做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课堂里。
闵清逸一边给万柔她们授课,一边看庄毅手不释卷,心里非常欣慰。
后来有些担心,这样学,会不会有问题。
再后来。
她告诉庄毅:毅哥儿,你歇一会儿吧,劳逸结合,对读书有用。
庄毅,每一次都是笑着答应,然后埋头苦读。
闵清逸看这样,决定在下午考一下大家,包括庄毅。
这样的话,庄毅就不能一直低头看书。
“从最左边开始,每个人背一篇,从学而篇开始。”闵清逸道,“凡是背的短,留堂,背完才能放学。”
轮到万柔。
她生无可恋的起身,磕磕巴巴背诵:“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是《论语·学而篇》。′k!a-n!s`h′u^c_h¢i,./c+o\m¢
万柔虽然错了几个词,好歹勉强背诵完了学而篇,为政篇背了一半。
没等她松一口气。
就听女先生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啊?!
万柔脑子里登时一片空白。
又被女先生冷冷地盯着,她额头开始冒汗,却答不上来。
思无邪,诚也。
庄毅心想,这在注释里就有,柔姐儿还是太紧张了。
万柔实在想不出来,只好放弃:“学生不知。”
“站着吧,后边,继续。”
刘槿脸色苍白的站起来。
她比万柔强一点点,背到了八佾篇。
闵清逸直接问:“注释中吾不与祭,如不祭,后面一句是什么?”
刘槿回答不上来。
不止她俩。
课堂里的学子,一个个先后站起来,绝大部分只会背诵,回答不上来闵清逸提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庄毅看起来,都是最简单的。
比如阚蓉的问题。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女先生:这一句,尹氏怎么解释的?
答案就在书里,君臣以义合者也。
这大概是人们常说的:死背书!
庄毅有点头疼,看来得给她们补补课,不然写话本计划进行不下去。_狐`恋_蚊-穴/ `首′发/
瞧着满堂学子都站着,闵清逸气得身体发抖:“愚不可及!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居然都答不上来!”
“你们想一想,即便你们不用像毅哥儿一样考科举,难道你们将来的孩子也不用吗?”
“难道,你们真的信——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学子们听到这话,心里不免郁闷。
要是真信这话,也用不着跑这里来读书,待在家里多好。
一片安静中。
轮到庄毅起身回答问题。
大家都看向他,想看看庄毅的水平,当然不是存心挑战,而是纯粹的想看一看。
闵清逸直接出题:“逸民伯夷叔齐出处是哪里?”
“论语·微子篇,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庄毅近乎脱口而出。
果然。
女学子们都看向庄毅,心里非常激动,这就是神童的本事。
闵清逸一点都不感到惊讶,追问道:“日讲四书解义,怎么说这一段内容。”
话音刚落,便听到庄毅清脆的声音响起。
“此一章书,见圣人时中之用也。逸民,是自遂其高、自行其志、不为世法所拘之人……”
整个学堂的学子们人人瞠目。
天呐,他真的做到了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闵清逸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