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庄毅恭敬的磕头,再听命令起身。
对着孔圣人的雕像,他们要三跪九叩。
他年纪小,个子小,围观的人们找不到了。
可他的父母却能精准的找到。
“呵呵呵……”阿爹高兴的差点流泪。
“这么多人呢,傻笑个什么,别在这给咱儿子丢人。”阿娘轻轻地拉了他一下,“也不怕冒犯了圣人。”
阿爹赶紧止住笑容,生怕得罪了孔夫子,不保佑他儿子,又悄悄朝着夫子像拱了拱手。
在夫子庙跪拜完,接下来,就是祠堂。
或许真的是祖宗保佑,连续好几天没下雨下雪,道路通畅,走到祠堂一点都不辛苦。
这次参加科举的除了庄锦和庄毅,还有两个庄家人。
族长非常高兴,腰板挺得直直的。
“列祖列宗在上,庄家二十四代子孙向你叩别。”族长朝着祖坟,大声说道。
包括庄毅在内,五个庄家学子,冲着祖坟磕头。
祖父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和老伴交换了一下眼神。
祖母也一样,百感交集。
谁也没有想到,八岁的孩童,要去参见童子试。
而且看书院的意思,还要重点对待。
不仅山长亲自出马,好像还带了仨厨子,确保饮食周到。
嗐,不愧是栖霞书院。
想到这些,大家对庄毅的童子试,又抱有了一丝期望。
目光不知不觉的集中在了小小的身影上。
庄毅望着一座座坟茔,心想,我会给你们挣个名誉回来。
次日。
长亭外,庄毅跟家人、村人道别。
“毅儿啊,这次你就当积累经验了,第一次失败很正常。”大伯也要参加童子试,穿着比较得体,此时站在庄毅面前,却拿出一副长辈的架势,自以为是的安慰他。
当然,不止是大伯,其他跟着前来送别的村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七嘴八舌的跟着安慰他。
就连阿娘也心里七上八下,不看好他。
“就是啊,毅儿,你大伯已经考了好几回都没过,这次考不上你也别太在意。”
但在话里还是挤兑毅儿他大伯,谁让大伯在毅儿面前装长辈。
大伯被庄毅娘的话说的脸都挂不住了。
“此次考试对我而言,如探囊取物。”大伯不知道从那来的自信。
庄毅一脸无语的看着大伯。
“出发吧。”山长笑道,“趁天色还早,多走一段路。”
于是,大家纷纷抱拳道别。
阿娘甚至流下泪。
村人虽然不看好庄毅,但七嘴八舌的叮嘱他吃好喝好穿好,也算是出自一片好心。
庄毅很有风度的一一拱手道谢。
然后登上牛车,迎着风,离开了西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