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真看着陶太后这么气氛的模样,可以想象当年的场景,问道:“这就是冯淑妃入宫的开端?”
“你真是个聪明的女子”陶太后赞赏地看了一眼江月真,淡淡地说道:“当年,荣家出了事,荣氏的弟弟犯了事,差点丢了性命,他们有求于冯家。*r·a+n′t?x¢t../c¨o¨m¢而冯家因为陛下拒绝冯家女入宫,一直郁郁,所以将脑筋动到荣氏头上,两人一拍即合,达成了协议。”
这对帝王来说的确屈辱,被自己的皇后当做讨好冯家的礼物,更是被迫纳冯家女为妃。
江月真暗叹两句,先皇后恐怕没有传说中那般受宠爱,陛下未必真的是为了她而立长子为储君,更多的是对局势的权衡。
陶太后继续絮絮叨叨地讲着,“冯淑妃就这么入宫了,泽儿不顾荣氏怀着萧宣,就这么和她离心了,完完全全的冷落了她。而冯家女既然入了宫,又不能退回去,我和泽儿怜惜冯淑妃不容易,对她颇为照顾。”
“所以,冯淑妃顺理成章地有了秦王?”
“不,泽儿这孩子很固执,总是对两情相悦有种特别的执着。¨狐/恋!蚊¢穴¨ ·耕_歆`最~哙~”陶太后微笑地摇摇头,她想起昭明帝有时候特别固执,简直让人头疼。她长叹一声,道:“是冯淑妃缠着泽儿,对他表达心思,真心愿意留在大宁宫,做他的淑妃。”
江月真惊讶地端着茶杯,眼睛瞪圆了三分,原来冯家姑娘的彪悍是一脉相传啊,看中了就下手。她又问道:“冯淑妃这般喜欢陛下,陛下又不是滥情之人,那么武惠妃娘娘又是怎么来的?”
第75章 朝堂变动
“武惠妃啊, 那就是个可怜人。”
陶太后长长叹息一声,望着窗外枯黄的落叶, 娓娓道来:“当年, 冯淑妃生下秦王萧景不久, 为了和荣氏生的太子争夺储君之位,两个人打擂台, 闹得大宁宫不和。”
她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江月真, 好奇而明亮的眼眸,清澈见底,没有任何欲望, 让她心里一颤, 又道:“最终,冯淑妃技高一筹。在帝后去荣国公府省亲的时候, 陛下误入了客院,恰好被人算计了,就这样武惠妃入了宫闱,有了晋王萧晃。_幻¢想!姬` ?已~发*布-醉?鑫?漳¢节-”
“可是,现在的太子是先皇后之子, 并非冯淑妃所出的秦王殿下。”
江月真疑惑地看着陶太后,她真的看不懂宫里的哪个女人是人生赢家, 先皇后去世了,太子却成为储君,冯淑妃失去了盛宠,秦王却握有实权, 又有魏国公和冯首辅相助。
“最先,我们都误以为皇后失了圣宠,为了稳固后位,争夺太子之位,才算计陛下,引武惠妃进宫,意在平衡后宫冯淑妃独宠的局面。”陶太后温和笑着解释,心里同时对江月真的敏感赞叹不已,继续说道:“那个时候,我和泽儿心中愧对冯淑妃,都起了暂时不立太子的心思。直到后来,武惠妃卧病不起,我们才查探到一个消息。武惠妃进宫之前,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夫,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突然的算计,让她不得不退掉婚约,而未婚夫转眼就娶了冯家女。正是这个消息让武惠妃受不住,病了一场。”
武惠妃为什么被算计?未婚夫转眼就娶的为什么又是冯家女?真的只是皇后一个人的算计吗?
江月真想到这么多年,仙逝的荣皇后,冷落在宫廷里的二妃,这其中的曲曲折折,一言难尽。
沉默的江月真让陶太后多看了一眼,她又说道:“你猜测得没错,武惠妃事件的确不是荣皇后一个人的手笔,冯淑妃在其中也出了手,差一点,她就骗过了我和泽儿。”
“所以,东宫太子和秦王两人才会势均力敌?”
“是的”陶太后不管最终谁登位,在她眼里,昭明帝选择的,就是她支持的。她缓缓牵住江月真的细白手腕,慈祥地笑着,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和你说这些,不是让你了解这些朝政,平衡局势,而是让你明白,陛下当年接二连三地被先皇后和冯淑妃背叛、欺骗,他十多年不踏进后宫一步,对这些女子冷了心,但是,他却愿意为了你,重新立后,可见多么喜爱你。”
“太后……”
江月真娇嗔了一声,眉眼带着羞意,脸颊泛红,有些不好意思,自从入宫之后,昭明帝最多都是去她宫里说说话,吃吃饭,晚上都是分榻睡的,关系一直不咸不淡的,陡然被太后如此提起,她向来冷静的脸上也染上了一片薄薄的绯红。
“真儿呀,母后就不和你绕弯子了,皇宫里随时都隐藏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