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家家关门闭户,就连最爱热闹的人也不敢出来。
外面己经没有了行人,街上只剩下嗵嗵的皮靴踏地上,鬼子在紧张的调兵。
街角的一户人家,男人扒在门缝上向外张望,八九岁的孩子在母亲怀里,不安的扭动着身体,想哭又不敢。
少妇紧紧搂着孩子,颤声问道:
“当家的,这,这是又打仗了?”
“嘘”
门外一队鬼子刚刚跑过去,男人离开门口,过来搂住妻儿,躲回内室。
“好像是国军打回来了。”
“老天爷啊,这一打仗,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呢。”
大街上的一处铺子里,年轻的小伙计两眼骨碌碌的从门缝看向外面。
掌柜的见状,连忙过来揪着小伙计的衣领向后院拖去,一边还低声骂道:
“小兔崽子,外面在打仗,你不想活了?”
小伙计被老掌柜拖着走,口中却也没停,低声道:
“掌柜的,你听,是国军打回来了,可算能把这些鬼子赶跑了。”
鬼子占领县城后,可没少祸祸他们这些商铺。
苛捐杂税交了不少,鬼子和伪军们还经常来拿了东西不给钱。
有一次拿的太多,老掌柜陪着笑求那些鬼子给点本钱,却被鬼子一耳光扇倒在地,还想动枪。
幸亏有个跟掌柜的同村的二鬼子跟着一起来的,连哄带劝的把鬼子弄走了。
虽然事后又从掌柜的这里拿了不少钱,可好歹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老掌柜平时待小伙计不错,这个年代的学徒,能遇到个好掌柜是缘份。
老掌柜不敢计较,可仇恨的种子却在小伙计心里埋下了。
自己如师如父的老掌柜被鬼子这么欺负,小伙计早就想报仇了,只是没有机会。
眼下国军打回来了,小伙计恨不得现在就当了兵,跟着一块杀鬼子。
老掌柜的一边紧张地看着门口,生怕被鬼子听到,一边更加用力地拖着小伙计往后院走。
“嘘,快别说话了,让鬼子听到,又是一场祸事。”
这样的情形,家家户户都差不多。
城里的百姓们既怕被炮火误伤,又怕做了什么引起鬼子的注意,一个个战战兢兢地躲着。
平安县城的维持会长家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三进的大院子里,火把通明。
于和顺指挥着手下的保镖护院加固大门,三根粗大的门闩落锁,又堆了些沙袋,防止流民趁机作乱闯进来。
又让保镖们拿着枪登上院墙,严防死守。
这姓于的平时坏事干的不少,借着鬼子的势力,横征暴敛。
他本就是大地主,鬼子来了三年多,他家的土地更多了。
坏事干多了,这种时候心虚也是正常的。
命令保镖们看好门户,他自己打定主意,仗打完之前绝不出去。
至于谁会打赢,他倒是不太担心。
鬼子赢了,他继续当他的维持会长。
国军赢了,他大可以带着城里的士绅过去劳军表忠心。
反正是左右逢源,屹立不倒。
唯一担心的是八路军。
这帮土八路到处打土豪分田地,要是他们赢了,自己少不得要出一波血,上交一批物资。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那些土八路,一首是被皇军追着打的,谅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