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新一点点头,有些莫名的烦躁。~微,趣,晓′税~ _毋·错`内\容~
昨晚那些土八路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自诩深谙人心的它,有一丝恼羞成怒。
白白地让部队提防了一夜,浪费了大量的精力,早上全都无精打采,呵欠连天。
平野剑男那个白痴真是该死,但凡他能多坚持一会儿,也不至于让敌人逃的无影无踪。
帝国军人的脸都让他丢光了。
鬼子和伪军们草草吃过早饭,便准备进山扫荡。
这一夜,不是苏阳不想偷袭,而是村后山坡上的植被,早就被村民们给薅秃了,不好隐蔽。
动员兵们深褐色的大衣,在没有植被的山坡上极其显眼。
但凡鬼子打一发照明弹,动员兵们都成了活靶子。
既然偷袭不成,还不如好好休息,换个战场再做打算。
当晚动员兵们大都得到了休整,只是苏阳没有睡好。
冬天的地面,又冷又硬,一觉起来,硌的浑身疼。
吃过系统配发的早餐,苏阳动员兵们在山里寻找到了一处伏击地点。
鬼子们昨天吃了那么大的亏,肯定会死死咬着不放。
随便在路上留下点行军痕迹,鬼子们就会巴巴地赶来送死。
冬天的早上,连鸟鸣都少了很多。
苏阳坐在伏击地点,嘴里叼着一根枯草,复盘昨晚的战斗。
鬼子的重机枪射程虽比波波沙远,但是射速却是慢的多。\b_a!i`m¢a-s/y+.+c·o`m¢
较远距离的话,波波沙没有准头,只用重机枪,火力太差。
而近距离的话,波波沙虽然威力弱一些,但是射速完胜,而且还轻便,单兵操作,比重机枪还要更灵活。
这么一想,重机枪对动员兵来说,其实也挺鸡肋。
倒是那些步兵炮不错,射程远,威力也还行。
就是动员兵们准头太差了,毕竟不是专业炮兵,能把炮弹打出去就不错了。
说起炮兵,李云龙手底下那个王承柱好像就是专业炮兵来着,迫击炮打的很准。
他要是在就好了,自己手里那些炮也能发挥出威力。
当时没留意,也不知道在苍云岭的战斗中,王承柱有没有活下来。
等以后再见了李云龙,就问他借下人。
不对,是租一下人。
空间里鬼子的武器装备不少,足够装备八路军一个营了。
这么多装备,别说是租一个炮兵,就算是换一个炮兵也足够了。
李云龙那个骑兵连长,不就是他拿5挺轻机枪换的吗?
这么划算的买卖,李云龙肯定能答应。
到时候有了炮兵,那偷袭鬼子时,可操作的空间就更大了。
苏阳正在东想西想,两个放哨的动员兵猫着腰从山梁上跑回来。
鬼子来了!
没过一会,就看到山梁上露出几头鬼子的脑袋,这是负责在大部队前面侦察的鬼子先头部队。?鑫_顽~夲-榊?颤¨ ^更¨辛?嶵.全^
一个满编分队的鬼子,13头,除了三八大盖,还装备有一挺轻机枪。
苏阳选的这个伏击地点很巧妙,距离长平村大概4、5公里左右。
村民们世代趟出的小路,从旁边的山坡转下,刚好转到苏阳所在山坡的下方。
坡下一米多宽的小路,一边是陡峭的山坡,另一边是一条半结冰的小河。
路边河滩被夏季的山洪冲刷,形成一段小小的断崖。
路面距离下面的河滩,有一米多高的落差。
苏阳他们上坡顶是沿着小路绕过山坡,从后面的缓坡上去的。
这一带因为距离村落较远,植物比较茂密,就算是冬季,也足够200来个人藏身了。
13头鬼子侦察兵从山梁上下来,前进一段。
鬼子军曹看着前面的山坡,示意鬼子们停下来,这里太适合打伏击了。
鬼子军曹打了个手势,两头鬼子将枪背在身后,从陡坡向上爬。
但山坡朝向这边的方向实在不适合攀爬。
不光坡度十分陡峭,常年风化的山石裂痕斑斑,稍不留神就会被踩掉,根本上不去。
鬼子军曹犹豫一下,让那两头鬼子绕过山坡,从后面侦察。
这一切早在苏阳的预料之中。
山坡后面,小路一侧有两块比较大的岩石,与山体形成一个凹陷,后面至少能藏三个人。
两头鬼子警戒着慢慢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