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眉宇间多了些许疲惫。
当内侍通报户部尚书求见时,朱元璋头也没抬,只是说了一句:"让他们进来。"
吕昶和夏原吉快步走进御书房,跪地行礼:"臣等叩见陛下!"
"起来说话。"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本,"户部又有什么事?"
吕昶站起身,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臣今日前来,是为了南王殿下带回的那批金银。"
朱元璋眉头一皱:"怎么?有人贪污了?"
"不是的,陛下。"吕昶连忙摆手,"是钱太多了,臣等不知该如何处置。"
朱元璋听完吕昶和夏原吉的奏报,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连日劳心而出现了幻听。
"你们再说一遍?"他看着跪在下面的两个臣子,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户部...钱太多了,花不出去,反倒成了祸害?"
自登基以来,他听惯了户部哭穷,听惯了兵部要饷,听惯了工部要钱。每次朝会,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各部门的财政请求。建个宫殿要钱,修个城墙要钱,打个仗要钱,连宫里的宫女太监们的月例银子都经常拖欠。
他这辈子还是头一回听说,自己的户部尚书,竟然会因为钱太多而烦恼。这简首是滑天下之大稽!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绝非戏言!"吕昶急得满头大汗,连忙将夏原吉刚才那番"金银冲击论"又复述了一遍。
朱元璋听完,脸上的错愕渐渐被凝重所取代。他虽然不懂什么经济学,但他听懂了夏原吉话里的核心——物价飞涨,百姓遭殃,国本动摇!
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他能从一个要饭的和尚坐上皇帝的位置,他太知道百姓的重要性了。如果因为自己儿子带回来的金银而导致民不聊生,那简首是得不偿失。
"那你们说,该怎么办?"朱元璋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总不能把这些金银都扔到海里去吧?"
夏原吉叩首道:"陛下,解铃还须系铃人。此事由南王而起,或也只有南王能解。南王殿下能从海外带回如此巨富,想必对这金银之道,有远超我等的见解。恳请陛下召南王前来,共商国策。"
朱元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传旨,召南王朱桂,即刻来御书房见驾!"
当圣旨传到南王府时,朱桂正在书房里研究着从南洋带回来的各种地图和资料。
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就再次被一纸圣旨召入了宫。
当他踏入御书房,看到父皇那张阴晴不定的脸,以及一旁愁眉苦脸的吕昶和神情严肃的夏原吉时,有些无语。
这是又出什么事了?
“桂儿,你来了。”朱元璋指了指吕昶,“你带回来的那些金银,户部说他们没法处置,你给朕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吕昶和夏原吉不敢怠慢,连忙又将那套钱太多会引发大乱的理论,对着朱桂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朱桂越听,眼睛瞪得越大。
通货膨胀……货币体系……金银本位……
好家伙,在遥远的十西世纪末,在大明朝的朝堂之上,竟然有人能如此清晰地洞悉现代经济学中最核心的风险之一!
他看着眼前这个目光锐利,逻辑清晰的青袍官员夏原吉。
大明朝,真是藏龙卧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