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朱桂收回思绪,继续自己的宏图大业。*晓_说~C¨M^S. ,耕′薪′蕞¨哙`
至于大明之后会发生什么。
他心中其实门清。
历史上的朱棣确实会起兵造反,但那是因为建文帝削藩过于激进,逼得燕王走投无路。
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父皇朱元璋依然在位,而且对儿子们的分封政策相对宽松。
更重要的是,朱桂从未在父皇面前表现出任何野心,一首以来都是以孝顺听话的形象示人。
朱元璋是个聪明的皇帝,他不会轻易动摇对儿子们的信任,尤其是像朱桂这样远离中央、专心经营封地的藩王。
琼州府地处偏远,对中央政权构不成威胁,反而能为朝廷提供大量的粮食支援。
在父皇眼中,这样的儿子只会是大明的栋梁,而不是威胁。
想到这里,朱桂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烛光摇曳中,他的目光在海图上游移着,心中涌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宏伟构想。
也许,他不应该只满足于经营一个琼州府。
也许,他可以做得更大,更远。
朱桂的手指在海图上缓缓划过那些岛屿和海域。
大明的版图虽然辽阔,但主要集中在陆地上。
而海洋,这片占据地球表面七成的广阔天地,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如果自己能够在南海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海上帝国,与大明本土形成一海一陆的格局,共同统辖这个世界,那将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朱桂越想越兴奋。?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
大明负责陆地,统治亚洲大陆;而他的海上帝国则控制海洋,掌握海上贸易和岛屿资源。
两个政权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体系。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朱桂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首先,这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
仅凭现在的三万多人口,哪怕再加上即将移民的人口,加起来共计十万人口。也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宏伟的计划。
其次,海上帝国的建立必然会涉及到与其他海上势力的冲突,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如何在不引起父皇怀疑的情况下悄然发展?
朱桂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
再宏伟的理想,也要从脚踏实地的第一步开始。
当前的首要任务,还是继续发展和巩固整个琼州府的基础。只有把根基打牢了,才有可能向外扩张。
既然决定要建立海上帝国,那么发展方向就很明确了。
朱桂不能向大陆扩张,那样必然会与其他藩王或者朝廷产生冲突。
海洋才是他的舞台,那些星罗棋布的岛屿,才是他应该争取的目标。*6_妖~墈.书\罔′ ,唔?错·内¨容!
朱桂的目光重新回到海图上。南海诸岛虽然单个面积不大,但数量众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无人岛屿。
如果能够利用系统的能力,在这些岛屿上逐步建立据点,形成一个庞大的岛链网络,那就是海上帝国的雏形了。
不过,在选择扩张目标时,朱桂必须格外小心。
安南、占城这些国家虽然富庶,但都是父皇明确规定的“不征之国”。
如果贸然进攻,那就是公然违背父皇的旨意,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盘踞在马六甲一带的海盗陈祖义,朱桂也暂时不打算去招惹。
这些海盗的存在,恰恰是他这位代王驻守此地的最好理由。
如果太早就把海盗消灭了,朝廷可能会觉得南海己经太平,不需要藩王继续镇守。
那样的话,反而会限制他的发展空间。
所以,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先“苟着发展”。
表面上与海盗保持对峙状态,实际上悄悄在南海诸岛上扩张势力。
等到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再一举消灭海盗,那时候就算朝廷想要限制他,也己经来不及了。
打定主意后,朱桂立即开始行动。
虽然系统限制他无法在岛屿上建造新的城镇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扩张。
他可以通过船只运送人员和物资,在岛屿上建造城墙、要塞、港口等基础设施,建立起一个个前哨基地。
这些基地虽然规模不大,但功能齐全。
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