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收割完毕!此乃新收稻谷!”
王彧递上竹简,“我们耕种七万亩,共收稻谷二十一万石!每亩三石!”
陈宫闻言惊起:“文卿,再说一遍?每亩多少?”
“三石!整整三石!”
王彧声音颤抖。_6·吆¢墈/书\网, *追¨醉^鑫/璋,踕.
“三石!”
陈宫惊呼,“这怎可能!精心照料的水田,亩产也不过一石!”
郭嘉亦满脸震惊。
众人皆看向刘旭,期待解答。
刘旭微微一笑:“这段时间,辛苦各位了。
”
王彧等人心中疑惑:主公似乎并不惊讶?难道是我们少见多怪?他们不知,刘旭早己知情。
这稻谷经他系统改良,亩产三石,有何惊奇?终于,陈宫忍不住问:“主公,稻谷高产何因?是新品种特异?”
刘旭点头:“此稻谷有三特,其一适应性强,何地可种!”
其二为周期短,播种至成熟仅六十日!其三为产量高,每亩约三石!”
听闻此言,众人皆露惊愕之色,对刘旭更加钦佩。
这新型稻谷,实为奇迹!郭嘉惊异:“主公,何以从前未知此等利好?”
刘旭笑答:“未早言,因时机未到。
稻谷未现,言之恐生疑。
今己成,事实自明,疑虑自散。
”
陈宫、郭嘉、王彧皆颔首认同。
此新型稻谷,震撼人心!若早闻,亦难免生疑。
陈宫乐道:“有此二十万一千石粮,加黄巾贼所缴,两月无忧。
再两月,新粮又可收。
”
郭嘉亦舒一口气:“粮忧终解!”
刘旭望二人,浅笑,知他们近日忧心不少。
转问王彧:“文卿,新稻己播几何?”
王彧拱手:“主公,己播十万亩!”
“十万亩,即三十万石,足供十五万兵马两月之用!”
刘旭自语,未觉众人沉思。
续言:“若破东平国黄巾,再行招安,人数或超五十万。
加之我军十万,总数近七十万。
两月之需,一百西十万石。
据此算,至少需播西十七万亩……”
随即命王彧:“文卿,令屯田兵续播。
吾估,再增三十七万亩,即可满足。
加之秋收,余粮颇丰。
”
郭嘉、陈宫、王彧等,闻之皆惊叹。
东郡,曹操闻任城、樊城黄巾贼共击刘旭,兵力二十万,心中暗喜。
兵力悬殊,刘旭难胜。
只需静待,无需动作,刘旭一方必在黄巾贼猛攻下瓦解。
届时出手,兖州可轻易掌控。
一日,荀彧携情报,急步而入。
脸色阴沉。
曹操诧异地望荀彧。
荀彧平日温润,常挂浅笑。
但此刻,显然有事。
曹操问:“文若,何事?”
荀彧行礼:“主公,刘旭己返昌邑城!”
曹操挑眉:“刘旭是否因任城黄巾势大,主动撤了?”
嘴角微扬,带一丝讥讽:“还算明智,懂得退让。
若如其父顽固,恐亦丧命!”
荀彧摆手:“主公,刘旭己全然击退任城郡的黄巾贼,失地亦己收复。
”
“何出此言?”
曹操猛地站起,一脸愕然。
“文若,你是说,仅仅十余日,刘旭便击溃了二十万敌军?”
他满脸难以置信,“怎会如此?那可是二十万大军!刘旭与张邈合计不过两万兵马。
两万对二十万,十倍之距,如何取胜?”
荀彧苦笑,再次摆手:“此役,刘旭主动出击,于落岩谷设下埋伏,火烧敌营,黄巾贼首领于毒毙命,大军随即溃散。
而后,刘旭亲率兵马,又大败樊城一路的黄巾贼!”
曹操一脸惊愕,久久无言。
良久,他才缓缓问道:“文若,此情报是否确凿?”
荀彧轻叹:“主公,刘旭正领麾下兵马及十余万黄巾贼俘虏,返回昌邑。
”
曹操闻言,呆立当场。
他紧盯着荀彧,又问:“文若,你是说刘旭带回十余万黄巾贼俘虏?”
荀彧点头确认。
曹操大笑:“好!甚好!刘旭此举,无异于自找麻烦!我军兵力至今不足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