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侍女柔儿,急切询问:“柔儿,你说刘侯真的回来了?”
她姿容倾城,正是蔡琰。
柔儿颔首:“是的,姑娘,王别驾刚派人传信,他己前往东城门。
”
蔡琰催促:“那还迟疑什么!柔儿,快帮我整理妆容。
”
言罢,她疾步至梳妆台前。
装扮停当,蔡琰匆匆向外行去。
州牧府外,王彧己备妥马车,旁有百名士兵恭候。
蔡琰在柔儿的搀扶下,慌忙登上马车,向东城门疾驰。
东城门处,刘旭率大军及黄巾贼俘虏浩荡归来,百姓翘首期盼。
“来了!快看!”
人群中有人高呼,“骑赤红战马者便是刘侯!”
“刘侯真的归来了!”
“你们看,他出征时万余人,如今队伍望不到边!”
“是啊,恐怕有十几万之多!”
“听说他击败了三十几万黄巾贼!”
百姓议论声西起。
刘旭率先抵达城门,王彧、万潜等人上前迎接。
城门口,一辆马车静候,周遭数十名士兵守护。
马车旁,柔儿侍立,激动地说:“姑娘,刘侯归来了!”
车内传来惊喜之音,随即帘幕掀开,蔡琰绝美身影显现。
蔡琰满怀期待地望向远方,目光紧紧锁定,低语:“刘侯真是英姿勃发!”
突然,柔儿惊呼:“姑娘,刘侯看过来了!”
蔡琰慌忙道:“柔儿,快扶我下车!”
柔儿连忙搀扶蔡琰下车。
见众多百姓迎接,刘旭颇感意外,向热情百姓点头致意。
王彧、万潜等人上前,刘旭点头:“诸位辛苦了!”
王彧、万潜连称不敢。
王彧笑道:“主公辛苦了,回府休息吧!”
刘旭却注意到角落的马车,摆手言:“不急。
”
他策马向马车行去。
蔡琰上前行礼:“刘侯!”
抬头深情凝视刘旭:“多日未见,刘侯风采依旧。
”
刘旭点头:“昭姬过奖。
倒是你,怎显得如此憔悴?”
他审视蔡琰,心中赞叹其美貌。
蔡琰眼神掠过一丝慌乱,似觉隐私被窥探。
她故作镇定:“刘侯说笑了,我一切都好。
”
刘旭疑惑:“奇怪,莫非看错了?”
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蔡琰略显慌乱,伸手整理鬓角,思绪稍定后笑道:“若说忧思,倒也确有。
来此未告知父亲,想写信却不知从何说起。
”
刘旭沉思,忆起董卓将毙命,蔡邕恐受牵连。
蔡邕身为大儒、文豪、书法大家,地位显赫,命丧黄泉实在可惜。
况且,他还是蔡琰之父。
蔡琰察觉刘旭凝视,脸颊泛起红晕。
刘旭决心搭救蔡邕,遂言:“昭姬,若得空,请伯喈公至昌邑城一晤,本侯有要事相商。
”
蔡琰疑惑抬头,望见刘旭一脸严肃,神色凝滞。
难道,真有急事需与父亲商讨?然而,为何非得父亲亲至?难道,是为了那件事情?她匆匆瞥了刘旭一眼,随即慌乱移开视线。
确定了!定是为了那事!只是,这进展是否过于仓促?她脸颊愈发红艳。
接着,她轻声应允。
刘旭惊讶地望着蔡琰,她的举动尽收眼底。
他不解,蔡琰何以突然羞涩。
或许,是因自己容貌出众?刘旭温柔地说:“昭姬,你先回府,我随后就到。
”
蔡琰点头行礼:“那我先回了,刘侯,你也早些归来!”
刘旭察觉气氛微妙变化。
虽有疑虑,但他仍点头:“嗯。
”
蔡琰深情凝望刘旭一眼,似要将他铭记于心。
随后,在侍女搀扶下,她缓缓走向马车。
登车之时,刘旭再次叮嘱:“昭姬,我刚才所说之事,务必牢记。
过几日,一定要请你父亲来一趟!”
蔡琰心头一颤,脚步踉跄,几乎摔倒。
她不敢耽搁,匆匆钻进马车。
坐定后,她捂住胸口,心跳如鼓擂。
她想掀开帘子向外窥视,却又怕恰巧被刘旭看见。
望着在百余侍卫护送下驶向州牧府的马车,刘旭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