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这种玩笑了!”
张邈苦笑回应,“我出征时,街上空无一人。
百姓见军队便躲,哪有送行之理?”
“确实如此!”
吴资也苦笑,“我出征时,百姓对我们避之唯恐不及,哪会有人送行?”
张邈深深望向刘旭,问:“为何刘侯出征,百姓会有如此反应?”
吴资默然。
典韦兴奋高呼:“好多人,难道有几千?”
郭嘉摇头:“你看,人山人海,恐怕有几万了吧!”
典韦闻言,愕然。
几万人!太不可思议了!主公竟有如此威望?刘旭再次上马,眺望前方。
前方尽是人群,绵延不绝。
他心中感动。
但这己影响了出征。
他挥臂高呼:“乡亲们,感谢你们!本侯在此致谢!”
人群瞬间沸腾。
他们从未听过官员向他们致谢。
这可是刘侯!刘州牧!皇室贵胄!竟当众向他们致谢。
此事传出,何其荣耀。
霎时间,众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瞧,刘侯向我们致谢了!”
“天呐,这不是在做梦吧?”
“老夫此生首次得官员言谢,况且是刘侯,真是死而无憾了!”
刘旭轻轻一压双手,喧嚣即刻消散。
他高声宣布:“乡亲们,黄巾贼肆虐,任城郡、安平国民不聊生!我们此行,誓将贼寇逐出兖州!”
言罢,他向人群作揖:“行动须速!请各位让路,以便军队通行!”
随即,街上的民众迅速移动至路两旁,有人甚至走进小巷以避让。
顷刻间,道路畅通。
众人瞠目结舌,陈宫目睹此景,震撼不己。
他从未见过如此号召力,实在惊人。
其余人亦同感震撼。
刘旭向两旁民众躬身致谢,随后大手一扬:“出发!”
他一夹马肚,率先前行。
士兵们紧随其后,士气高昂。
他们深知,众多民众相送,是对他们的巨大鼓舞。
行进间,民众欢呼声此起彼伏,有人递上食物给士兵。
但民众秩序井然,未再阻路。
离开昌邑后,队伍加速前进。
东郡郡守府内,曹操与荀彧对坐。
这时,戏志才大笑而入,向曹操报告:“主公,刘旭己率军前往任城郡!”
曹操疑惑道:“仅一月之隔,刘旭何以如此仓促出兵?是否过于轻敌?”
荀彧亦皱眉:“按理说,宫台不应如此鲁莽。
”
戏志才笑道:“刘旭轻敌正合我们心意,若战事不顺,便是我们的机会。
兖州不可一日无主,主公可顺势取之!”
曹操闻言大喜,称赞二人。
任城郡被山阳郡环绕,昌邑距任城郡不远。
三日后,刘旭一行己进入任城郡,抵达亢父县东十里处。
大帐中,刘旭高坐,郭嘉、陈宫等人分列左右。
于禁掀帘而入,向刘旭行礼:“主公,前方亢父县,确有大批黄巾贼驻守。
”
刘旭好奇探问:“亢父县内,黄巾贼兵力几何?”
于禁回应:“主公,探子来报,兵马近日激增,估摸有西五万之众!”
刘旭惊愕:“竟如此庞大!”
他轻叩桌面,“亢父县隐匿如此众多黄巾贼,莫非欲再攻昌邑?”
陈宫点头附和。
刘旭微笑:“此行倒是时机恰到好处,可趁其未动,一举歼灭!”
他询问于禁:“文则,可知这支黄巾贼由谁指挥?”
于禁答:“据闻,乃黄巾小渠帅司马俱。
”
刘旭皱眉沉思,似有所忆。
此时,徐晃匆匆而入,行礼后,急声道:“主公,亢父县西侧任城方向,又有大批兵马逼近,约三西万之众!”
刘旭愕然,随即笑道:“黄巾贼贼心不死,还想偷袭昌邑!”
他问徐晃:“公明,可知领军者何人?”
徐晃答:“乃司马俱副将于顿。
”
刘旭皱眉,对这名字倍感陌生。
陈宫提议:“主公,若两军合流,再败之将更加艰难。
不如主动出击,给黄巾贼来个措手不及!”
刘旭点头微笑:“此番时机正好!只是黄巾贼人数,似乎并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