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笑得很开心:“她是一个聪明的姑娘,如果我能见见她就好了,我会告诉她,她做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
罗切斯特闻言,神情立即冷了下去:“现在,说出你的选择。”
伯莎看向罗切斯特,即使再不甘,伯莎也明白自己别无选择。
伯莎道:“我选择离开,但我要一万英镑,当年我来的时候,可足足带了三万英镑,你的父亲、你的兄长用这笔钱偿还了债务,现在我要一万英镑,是我应得的。”
罗切斯特垂眸:“可以,不过,费尔法斯克太太与格蕾丝将一首陪着你。”
“呵,不过是恶魔的爪牙与眼线。”伯莎冷笑,但她没有反驳。
很快,费尔法斯克太太带着忠心的仆从上来灭火,但火却越灭越大……
一场大火,烧毁了阁楼与三楼,也烧伤了罗切斯特先生的手臂。
伯莎穿着黑色的衣裙,戴着黑色的面纱,做寡妇打扮,她看向桑菲尔德庄园。
“如果,我有幸能够活下去,我会回来复仇。”伯莎不顾费尔法斯克太太警告的眼神,留下复仇的宣言。
“不要被仇恨束缚,你应该珍惜你未来的时间。你还很年轻,还有从头再来的可能。”费尔法斯克太太劝道。
伯莎冷笑一声:“除了仇恨,我一无所有。”
说罢,伯莎登上了远行的马车,一同离开的,还有阿黛尔。
她现如今的身份是伯莎的侄女,伯莎是她的姨妈,她们将回到故乡“法兰西”。
——
对于伯莎疯没疯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存疑的,毕竟原著是罗切斯特讲述的当年故事,罗切斯特肯定会美化自己,贬低伯莎,来向简博取同情,寻求原谅,以及伯莎究竟有没有背叛婚姻,也存疑,都是罗切斯特的主观叙述。
她后面火烧庄园,攻击罗切斯特与其兄弟理查,很明显是怨恨两人。再加上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出于维多利亚时代,在那个时代贵族男性会污蔑妻子是荡妇、疯子,来为自己的背德找借口,甚至会借此将妻子送进疯人院或者是秘密处死。
但我想夏洛蒂·勃朗特应该不会塑造出一个纯恶的男主,毕竟在简的身上,作者是有自己的投射在的。所以我在文中塑造的罗切斯特与伯莎的关系就是,伯莎有可能有遗传性精神疾病,但罗切斯特不是绝对无辜,毕竟原著里明确提起过他曾经有很多情妇,生活也很放荡,而且梅森家族也不是好人,很有可能是将伯莎作为交易品,作为利益的载体,达成了目的后,这个载体是好是是坏,无所谓,所以才任由罗切斯特将她囚禁折磨。
我喜欢简·爱的生命力与坚强,但我不喜欢原著中她跟罗切斯特的结合,也有可能是我对罗切斯特有偏见吧,我从小就不喜欢他,甚至看到最后很奇怪,简为什么依旧选择了他,而且还是以那么卑微的姿态。至于原著里说的宗教相关的什么“救赎、光明、主的意志”,嗯……在我看来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