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感恩戴德,灾后建以绛仙庙,祭祀供奉绛仙娘娘,首到如今香火不断,绛仙娘娘也以庇护我们满杏镇数百年之久。”
“哇!那杏仙庙里的老杏树还能结果吗?”有稚童好奇出声,露出纯真的眼眸。
“呵呵。”老者抚须一笑,“自然是能的,每逢蜡祭,绛仙娘娘便会显灵赐福,老杏树亦会再度开花结果,为有福之人赐下仙杏。”
“阿公,蜡祭是什么时候呀?绛仙庙又在哪?我怎么从没有见过呢?”一个女童疑惑的道,看模样大约十一二岁。
这个年纪己是知事的年纪,便不如小的的孩童们天真好哄,显然对这绛仙娘娘的故事不大相信。
“哈哈,蜡祭每二十年方得一次,你还小,自然是没见过的。”老者摇头虚虚点了点女童,随即摇头晃脑的道出一句诗词来:
“遥望西山云气荒,老杏斜倚翠石苍。
暮色合时香烛起,青烟三炷笼祠影。
绛仙垂泪结金果,残核犹带指痕摧。
莫言仙佑皆祥瑞,暗里冤魂作嫁裳。”
老者低吟着诗句,缓缓站起身,摇摇晃晃的走下了亭,一步一步的朝着桥的另一头走去。
一阵微风拂过,似话音己尽。
林雨涵站在桥边,未敢靠近亭子,却己将老少间的言语全数听进了耳中,那首七言诗更是被她反复暗记。
“这应该是绛仙庙的线索吧。”她眼中露出一丝笑意,暗暗有些得意,但也不敢多待,仔细暗背了一遍那首诗,便匆匆离开。
而在她走后,不远处的街面上,球球正一脸凝重的从一间店铺中走了出来。
他手中握着一柄折扇,展开的扇面上正画着一位仙灵缥缈的女子侧影。
而在折扇背面,则墨字书写着一首诗。
若是林雨涵在这,定然能认出,这首诗正是方才讲故事的老者所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