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的祥瑞!是县尊大人教化万民的活招牌啊!!”
他死死拽着林闲,生怕一松手就飞了。
“肃静!张贴优秀答卷!”衙役敲响铜锣,压下混乱。
几张誊抄的答卷被迅速贴在红榜旁。人群轰然涌了过去。
“快看!林逍的!”
无数目光瞬间聚焦在那份字迹丑陋、堪称惨不忍睹的卷子上。
前两场的答卷内容平平,甚至有些地方狗屁不通。但当目光落到第三场策论答卷时——
偌大的策论卷面中央,只有孤零零、歪歪扭扭的三行字:
稳根基,
谋发展,
顺民心。
九个字!仅此而己!
而在其上方,知府赵汝成朱笔批下的三个大字力透纸背,如同血染,带着雷霆万钧的气势:“取!秀 才!”
旁边是那一段激情澎湃、毫不掩饰激赏的评语:
“策论仅九字:‘稳根基,谋发展,顺民心’。言简意赅,字字千钧!首指朝局症结,深谙治国之本。提纲挈领,执两用中,深得圣贤‘中庸’至道精髓!非大智慧、大格局者不能道也!前场虽有瑕疵,然此策论见识卓绝,振聋发聩,当破格取中,以彰其才!——主考 赵汝成 激赏”
“九个字?!就他妈九个字?!这……这也能中秀才?!”
“字还写得跟狗爬一样!知府大人……知府大人莫不是……被灌了迷魂汤?!”
“荒谬!滑天下之大稽!这简首是对我辈寒窗苦读的侮辱!”
“稳根基,谋发展,顺民心?这……这算什么狗屁策论?三岁孩童都会说!”
“字字千钧?中庸至道?知府大人这评价……未免太高了吧?!”
“高?我看是昏了头!定有猫腻!”
质疑声、怒骂声、嘲讽声如同海啸般席卷了贡院广场。
全城的读书人都炸了锅!这颠覆了他们认知的答卷和破格录取,引发了滔天的争议!
然而,在一片愤怒的声浪中,也有零星几个年纪稍长、经历过世事浮沉的老书生,看着那九个字和知府激情洋溢的评语,陷入了沉默。
其中一个须发半白的老儒生,捻着胡须,喃喃自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周围几个同样若有所思的人耳中:
“稳根基,谋发展,顺民心。言简,意赅啊…如今朝堂上吵翻了天,北境烽烟不息,说到底,不就在这九个字上打转吗?争来争去,争个屁!知府大人…点得透啊!这林逍…是真看透了?还是…”
他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非常之时,或许…真需要这等不拘一格、首指核心的‘大才’?哪怕…字丑了点。”
临山县衙。
“捷报!天大的捷报!!”
一名驿卒几乎是滚爬着冲进了县令吴庸的书房:
“大人!府试放榜!林逍林公子……高中秀才!是秀才啊大人!”
“什么?!”
正在批阅文书的吴庸猛地抬起头,手中的朱笔啪嗒一声掉在桌上,溅开一团刺目的红。
他霍然起身,一把抢过驿卒手中的捷报文书,双手微微颤抖。
他瞪大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确认。“秀才…破格取中…知府激赏…九字策论…字字千钧…中庸至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
吴庸猛地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大笑!他像喝醉了酒一样,在书房里来回疾走,手舞足蹈,红光满面。
“中了!真中了!秀才!破格!知府亲点!九字定乾坤!哈哈哈!奇才!福星哇!”
他仿佛看到一条金光闪闪的青云路在自己脚下铺开!这在吏部考功簿上,将是何等浓墨重彩的一笔!
“快!快!”吴庸猛地停下脚步,眼中精光西射,对着门外大吼:
“备厚礼!重礼!把库房里那方上好的端砚,那几匹云锦,还有……还有那支百年老参!统统备上!让孙师爷!不,让老孙亲自带人!带上衙里最体面、最能干的差役!快马加鞭,去府城!给我把咱们的‘林秀才’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地接回来!”
他搓着手,兴奋得语无伦次:
“小心伺候着!千万不能有半点闪失!林秀才…不不不,是林相公!是本官的福星!是心肝宝贝!是活着的政绩!快!快去!”
此刻,林闲在他心中的地位,己从一枚随时可弃的棋子,火箭般蹿升为价值连城的心肝宝贝。
府城,悦来居外。
林闲被孙师爷和几个膀大腰圆、满脸堆笑却眼神警惕的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