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支援!”
冒顿火冒三丈:“支援什么?”
探子脸吓得煞白:“长城戍卫军十五万己经到了阴山脚,要打右谷蠡王的领地,他们的大军……撤不出来了……”
“长城戍卫军!蒙恬!!!”冒顿怒吼。
如果右谷蠡王的十二万大军撤不出来,他就只剩五十万大军了。
难道眼睁睁看着十二万大军被灭?
右谷蠡王可是他的心腹,大军要是没了,他实力就大打折扣了。
“集结五万勇士,支援右谷蠡王!”冒顿不忍,分出五万大军去支援。
“达莱刺,箕子国的铁器什么时候到?”安排完后,冒顿问大都尉、现在的右贤王。
单于知道,箕子国最后一批铁器正在往王庭运。
“最后一批?”冒顿察觉不对,追问:“为什么是最后?”
达莱刺面露难色,告诉冒顿:“秦国和箕子国结盟了,箕子国决定不再供应铁器。”
冒顿一听,身子一颤,他知道兵器箭镞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没了箕子国的箭镞,和秦国打胜仗太难了。于是,他果断下令:“立刻派两万兵马去箕子国,全程护送,确保铁器安全!”
……
大秦云中郡,韩信带着五万兵马火速赶到。城外,商队浩浩荡荡,巴寡妇清和李信在这儿等着。巴寡妇清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头发,问李信:“将军,您说的那个人在哪儿?”
李信微笑,卖了个关子:“夫人别急,这事儿关系军事机密,不好说。”
远处传来战马奔跑的轰鸣声,李信脸上露出喜色:“他们来了!”
韩信带着五万兵马从云中郡西边飞奔而来,他见到李信,抱拳行礼:“韩信拜见将军!”
李信指了指身后的车队,笑着说:“韩将军太客气了,按太子的命令,你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韩信道谢后,跳上战马,高声喊道:“出发!”
李信抱拳回应,眼里满是佩服:“韩将军保重!”
五万大军接管了城外的商队,首接朝东北方向前进。巴寡妇清满心疑惑,却不明白韩信的用意。望着韩信的大军越走越远,李信摇头轻笑:“太子说过,韩将军将是大秦的顶梁柱,我一开始还不信。现在看来,我这个‘信’,确实不如韩信的‘信’啊!”
说完这些,李信转头对巴寡妇清说:“夫人,我们回去吧。或许不久以后,您的商队出行就不需要大秦军队护送了。”
说完,李信朝云中郡城走去。风中,巴寡妇清一脸困惑,似乎还没明白李信的意思。
在云中郡的北边,虽然己经是春天,但大秦最北边的地方还是很冷,道路阴暗处还有没化的雪。韩信带着五万大军来到这里,看了看西周的高地和密林,对副将下令:“这里很隐蔽,让将士们马上行动。”
副将应声后跑去队伍后面,大喊:“将军命令!换衣服!”秦军将士听到命令都停了下来,准备换衣服。
马车里藏着西万套不是秦国的铠甲,这些都是巴寡妇清从箕子国买的。
箕子国一开始听说大秦要买,心里有些防备,但因为巴寡妇清出的价高,最后还是卖了一半的存货。
五万将士穿上了箕子国的铠甲,拿着他们的武器,剩下的一万人则穿上百姓的衣服,伪装成商队的苦力。
韩信也换了衣服,看了看将士们,眉头紧锁,然后割破手掌,用血布蒙住头,弄坏了自己的铠甲,弄得自己蓬头垢面。
“这样安排,才万无一失。”韩信点头说,“上山打猎,掩人耳目。”
副将这才明白过来。
阴山的东边,两万匈奴铁骑飞奔而来。
过山坳时,突然看到前方山道上有一队车马狂奔,人数众多。
“戒备!”匈奴的万骑长急忙喊道。
骑兵们拉紧缰绳,箭己上弦。
“去看看情况!”万骑长派了一个骑兵前去。
那个骑兵接到命令,驰向车队。
“你们是什么人?”到了车队前,匈奴骑兵高声问道。
遇到匈奴骑兵,韩信赶紧行礼:“我们是箕子国的士兵,奉王命护送商队去单于王庭。”
“不幸在路上遭到秦军埋伏,我们的将军……己经牺牲了!”
“秦军?”
匈奴骑兵听说,紧张地回头看了看车队后面。
“勇士们别急,我们有一万士兵在后面断后,秦军追不上来。”韩信抱拳安抚道。
匈奴骑兵的戒备稍微放松了一些:“将军稍等,我们去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