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到大秦重甲骑兵的威风了。
“啥时候动手?”梁永问。
“等韩将军来了,咱哥俩喝一盅咋样?”王贲提议。
“萧县丞那酒,真够味儿。”王贲一脸期待。
“真那么好喝?”梁永笑着说,“那肯定。”
“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王贲拍手笑道,“韩将军一到,咱就喝个痛快!”
笑声连连……
咸阳,章台宫后花园里。
朝会结束,嬴政和赢牧在长廊散步。
“牧儿,王贲的大军该到边疆了吧?”嬴政摸着剑柄问。
以前,他老想着自己带兵打匈奴,现在是有心无力了。
“要是赶路急,现在应该到煤城了。”赢牧答。
“打败了匈奴王庭,草原上的百姓咋安顿?”嬴政问,这可是个难题。
草原大,人多,根本数不清。
赢牧皱着眉说:“全杀了肯定不行。”
“但不管他们,过个几十年,新的匈奴王庭又该冒出来了,大秦还得遭殃。”
“草原和中原不一样,那儿的人对大秦还是其他国家管,没啥大意见。”嬴政叹了口气。
“儿臣有两个想法。”赢牧拱手说,“一个是学百越,把百姓迁过去同化。”
嬴政摇头:“大秦地方己经够大了,人口再涨不了了。”
“再说,中原人哪受得了草原的苦日子,这不是把他们往火坑里推嘛,对国家和百姓都不好。”
赢牧点头,他也这么想。
中原人哪能适应那种漂泊不定的草原生活。
迁中原百姓去草原,确实不妥。
“那另一个想法呢?”嬴政否定了赢牧的想法后问。
另一个……
赢牧苦笑:“就是奴役他们,以夷治夷。”
这可能是现在最好的办法了。
灭了匈奴王庭,扶个新的匈奴人当单于,再严加管控,让他们成为大秦的傀儡。
以夷治夷?
这提议又让嬴政皱起了眉,这不就等于让匈奴当大秦的小弟嘛。
一开始,他们可能因为大秦强大而听话,但以后大秦有啥风吹草动,他们肯定第一个反。
“不行!”
“这个也不行。”
嬴政摇头,觉得这办法隐患太多。
想了想,他说:“朕想在匈奴王庭那设个郡,郡守让匈奴人当,但军队得大秦管。”
“整个匈奴,不许有铁骑和青铜器!”
“朕得让他们永远赶不上大秦!”
说到这儿,嬴政眼里闪着光:“牧儿,你觉得呢?”
赢牧一听,开始琢磨。
这办法确实可行。
压住他们的文明发展,让他们永远比大秦弱,就算以后有事,大秦也能轻松应对。
但这么做的坏处是,匈奴人永远不会真心听大秦的。
“父皇,儿臣觉得,三个办法一起用,同时推动同化匈奴。”
民心跟水一样,得疏不能堵。
光用武力压,早晚得出事。
王贲将军打了胜仗回来后,皇上就对他说:“草原那边的事情以后归你管,我这身子骨是越来越不行了。”
嬴政笑着对赢牧说:“太子啊,你也得帮我分担点事情了。”
赢牧轻轻一笑,心想:您哪里是身体不行,分明就是想歇一歇。
“父皇,咱们讲好,我出主意,后面的还得您自己动手。”
“毕竟,大秦的皇上还是您,我只是太子……”
赢牧背着手,慢悠悠地走着,说:“智者责任重大,父皇为大秦付出这么多,后世一定会歌颂您的。”
“永恒?”嬴政笑着说,“别给我戴高帽了。”
嘴上虽这么说,但他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这“永恒”的名号,这辈子值了!
赢牧回到太子府,立马给巴寡妇清写信,告诉她大秦和匈奴要开战,生意可能会受影响,让她小心点。
同时,赢牧还在信里安排她多留意箕子国的铁器动向,阻断他们对大秦的供应,这对打匈奴很关键。
巴寡妇清,那可是华夏历史上的奇女子,赢牧相信她能处理好。
煤城那边,六万五千重甲骑兵准时到了。
大帐里,将军们正商量怎么打匈奴,韩信进来了,说:“拜见通武侯、梁将军和各位将军,韩信来晚了。”
“韩将军太客气了。”王贲笑着说,“你来得正好,探子来报,匈奴王庭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