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赢牧皱起了眉头,“父皇路过河东的阳武博浪亭时,可得留点神!”
……
赢牧又叮嘱了一遍:“父皇经过博浪亭,一定得小心。.求′书+帮, ~追′嶵,鑫~璋-结.”
“为啥?”嬴政问。
自从一统六国,啥刺杀没见过,这次巡视哪有人敢动手?
不对,这次出行是临时决定的,除了赢牧,没人知道。
赢牧没解释,只是说:“父皇听儿子的就对了。”
“父皇的车驾显眼,想搞事的自然会跟上。”
“巡视时,父皇让大臣们都坐六匹马的车,您自己坐西匹马的。”
嬴政点头同意。
他不讲究排场,不觉得西匹马有啥不好。
“最近别乱跑,跟着父皇学治国,省得惹事。”嬴政看向赢牧,有点头疼。
赢牧优点不少,就是对治国没兴趣。
好在他识大体,做的事虽然开始看着荒唐,但都是为了大秦和百姓。
嬴政想起王翦说起赢牧在煤城种红薯的事。
“牧儿,你种的红薯,现在咋样了?”
赢牧笑着说:“父皇,那叫红薯。不出意外的话,萧何现在应该种下去了,三个月就能收。”
“对了父皇,我带回来些红薯,这就去拿给你尝尝。”赢牧想起萧何留下的十几个红薯。
嬴政不提,他都快忘了。
“父皇,我去了!”说完,赢牧急匆匆地走了。
“这孩子……”
嬴政看着赢牧的背影,眼里全是疼爱。
这份疼爱,只有赢牧能得到,别人眼里只有他的冷酷严厉。
“来人!”嬴政突然想起一件事,大声喊。
一个小宦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陛下。”
“赵高呢?”看着小宦官,嬴政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我忘了。”
“算了,你今后就在我身边伺候。”
“遵命!”小宦官低头答应。
位高权重的人往往孤单。
赵高陪了他二十多年,现在却……
嬴政感慨了一下,说:“起草旨意,让东海郡守造船,出海去抓徐福!”
那群骗子,他从没忘过。
“遵命!”小宦官连忙低头答应。
傍晚,赢牧回到太子府,看到不远处有个穿黑衣的人静静地站着。
他停了一下,声音冷冷的:“过来点。”
黑衣人悄无声息地靠近,轻声说:“天魁参见太子。”
这是赢牧派去南越查赵佗的天魁。
确认周围没人,赢牧带天魁进了府。
“情况咋样?”赢牧问。
天魁回报:“赵佗将军确实有点不对劲,我发现他和楚国的残余势力在暗中联系。”
赢牧轻轻点头:“是项氏一族吗?”
天魁惊讶太子己经知道那事,但仍回答:“对。”
“这事先放一边,你赶快联系章邯统领,不管有多少人,都得去河东阳武博浪亭支援天罡。”赢牧下令,“父皇过几天要来这里巡视,我担心会有事。”
“是!”
天魁准备退下,赢牧又叫住他:“告诉章邯,刺客得活捉。”
“是!”
天魁走后,赢牧心里不踏实,想到张良,更是觉得棘手。
要是天罡能在博浪沙那事之前找到张良并让他加入黑冰台,那当然最好;但要是事后才活捉张良,赢牧一时也没辙。
“算了,到时候再想办法吧……”
赢牧定了定神,拿起红薯,往祈年殿走去。
祈年殿里,嬴政正在看奏章,桌上的饭菜都凉了。
旁边的小宦官急得要命,但不敢开口。要是赵高在这儿,可能还敢劝两句,但这小宦官胆小,只能干着急。
“父皇!”赢牧提着包裹进来。
看到桌上的饭菜,他问小宦官:“陛下还没吃饭?”
“回太子,是的。”小宦官恭敬地回答。
“把这些撤了吧。”赢牧说。
“太子,要不要再准备一份?”
“不用,退下。”
赢牧摆了摆手,小宦官出去了。
“父皇。”
赢牧拎起包裹,笑眯眯地说:“这是红薯。”
嬴政一听,放下笔,站起来说:“拿来给朕看看。”
包裹打开,露出十多个不起眼、还带着泥的红薯,嬴政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