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现在出发。”
在咸阳,章台宫里。
朝会结束后,嬴政回到祈年殿,看了看王贲在边关建的煤城进展,心里很宽慰:“牧儿真是我的好儿子。¢幻·想\姬/ \已.发+布_罪?歆/璋.截¨”
“赵高,你觉得长公子扶苏和安国君赢牧怎么样?”嬴政问。
赵高一听这话,愣了一下,心里想着十八公子胡亥,但不敢提,只能想了想回答:
“陛下,您这是在考我。”
“我哪敢随便评论长公子和安国君啊。”
嬴政笑了笑:“你这奴才,我让你说,你就说。”
嬴政心情好,赵高笑着回话:“陛下,奴才觉得长公子扶苏和安国君都是大秦的顶梁柱,可他俩都有点小毛病。”
说到这儿,赵高瞅瞅嬴政,见他没生气,接着说:“大秦靠法治,长公子不太喜欢秦法的严,更偏向儒家那一套,显得有点软弱和固执……”
说到“软弱”和“固执”,赵高心里首打鼓,但还得说。
现在,安国君搞重甲骑兵,打退匈奴,挖煤建城;扶苏呢,想搞个自实田制,新花样不少。
这俩人风头正劲,把胡亥都比下去了。
不趁机说说他们的坏话,胡亥这太子位可就悬了。
“扶苏啊扶苏,连我都能看明白的事儿,你咋就不懂呢……”赵高心里嘀咕。
“接着说。”
嬴政脸上一点表情没有。
“是!”
赵高心里一惊,接着说:“安国君是聪明,可……对治国好像不太上心,以后……怕担不起大任。”
这话一说,赵高知道自己是豁出去了。
他不知道跟了这么多年的君王会不会发火,更不知道自己的小命还保不保得住。
但必须得说,他决定拼了!
“呵呵……”
嬴政一听这话,放下竹简,眼神深邃地看着赵高。
“你倒是挺细心。”
“那你觉得,大秦的皇位,谁坐更合适?”
赵高吓得一哆嗦,赶紧跪下,动都不敢动。
“陛下饶命啊!”
“陛下,求您开恩!”
嬴政淡淡地说:“你有啥罪?起来吧。”
他慢慢站起来:“朕的江山,自然会传给子孙,不用操心。”
“陛下身体硬朗,福气大,皇位稳稳当当的。”
“稳稳当当?”
嬴政摇摇头:“人活一辈子,谁能不死?”
就算这样,赵高还是从他的话里听出了点不满。
“陛下,民间有些传言,可能不是空穴来风。”赵高小心翼翼地抬头说。
“啥意思?”
嬴政的眼神里有点期待。
“奴才听说,在齐鲁那边的海边,有人见过仙境……”
“真有这事?快讲讲!”
“是!”
“说是海边的人经常看见海上有仙山,老人们说,东海上有三座仙山,叫**、瀛洲、方丈。”
“三山上都住着仙人。”
“仙人……”嬴政眼里闪过一丝渴望。
以前好多君王,像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想找仙人,都没找到。
嬴政也怕死,他心愿没了,想让大秦千秋万代,给子孙打好基础。
不求长生不老,只求上天能多给几年活头。
最近忙国事,身体越来越差。
这样下去,还能有多少日子?
“一百年……不求长生,一百年也值了!”
嬴政感叹道。
“退下吧,朕想一个人静静。”
嬴政心里五味杂陈,摆摆手让赵高退下。
“好嘞!”
赵高小心翼翼地离开祈年殿,心里头却乐开了花。
啥都在他算计里头,就为了给胡亥铺路。始皇心里头己经迷上了找神仙这事儿,下一步计划马上就能动手。
赵高乐颠颠地往胡亥府上走,嘴角挂着笑。
咸阳这地儿,自从秦国一统六国,就成了最热闹的城市。
社会太平,吸引了好多商人来这儿,咸阳更是繁华得不行。
大街小巷,商贩们忙忙碌碌,嘴里哼着小调:“神仙得者茅初成……”
祈年殿里,朝会一完事儿,嬴政就开始看奏章。
最近大秦遇到了不少麻烦:南郡大旱,粮食不够吃;东郡那边还出了怪事,像是陨石掉下来了。
“陛下,胡亥公子求见。”赵高小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