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栗内史眼光毒辣,挑的青壮年大多是以前秦国的退伍兵,采煤、守城两不误。
赢牧亲自看了看这批民夫,让左庶长梁永安排,他觉得这些人就是煤城的根基。
“安国君,搬来的百姓都安排好了。”梁永在帅帐里,满头大汗地报告。
他打仗在行,民生的事让他头疼,三万人的安置,忙了一整天。
“明天带他们去煤矿。”赢牧看着窗外越来越暗的天,吩咐道。他觉得大家休息一晚上,肯定精神百倍。
“遵命!”梁永要走。
“梁将军,慢着。”赢牧想了想,又叫住了他。
“安国君您说。”
“仓库。”赢牧看着布防图,皱了皱眉,“得建个大仓库存煤。”
“看我这记性!”梁永一拍脑门,“我正要和安国君说这事儿呢。”
看赢牧一脸疑惑,梁永接着说:“碓石口关后面有个山洞,地方大得很,存煤足够了,再派重兵看着就行。”
“山洞里环境咋样?”赢牧问。
“安国君放心,地方高,又干又爽。”梁永回答。
“行,就按你说的,山洞当仓库。”
“但记住,仓库周围严禁烟火!”
“遵命!”
第二天早上,三万劳力吃完饭,在碓石口关外集合,赢牧亲自带着五千将士,把他们送到露天煤矿。
大家伙儿看着煤,议论开了:“这黑石头是啥玩意儿?”
“你连这都不知道?这是煤炭,比木炭好多了!”
“对,咱们这次就是来挖这煤的!”
赢牧站到高处宣布:“这就是煤炭!你们以后的任务就是挖煤,这是煤城吃饭的本事!”
过了一会儿,赢牧吩咐道:“过会儿,在后面的空地上搭个临时营地,你们以后就在那儿住下并工作。”
说完这些,赢牧把开采煤矿要注意的事儿都告诉了副将姜桓。
“姜桓将军,以后这儿就全靠你了。”
“煤炭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但那些民夫的安全也很关键。”
姜桓听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安国君请放心,我一定会尽力为大秦多挖些煤炭!”
赢牧满意地点点头,轻轻拍了拍姜桓的肩膀。他选姜桓,是因为这家伙文武都行,说不定能成为煤城以后的顶梁柱。
说完这些,赢牧就回了碓石口关。
煤矿开采工作上了正轨后,赢牧又开始操心温室里的红薯了。
红薯己经种了七天,温室里的红薯苗己经冒出绿芽了。
士兵们按照赢牧的命令,每天定时掀开皮革盖子,让小嫩芽晒晒太阳。
“明天弄点新马粪,掺点草木灰,搁在幼苗旁边。”
阴山脚下的地不肥,植物得靠点养分才能长好。
动物粪便里有氮磷,草木灰里钾多,搁红薯苗旁边,能帮着它们长。
都安排好了,赢牧才回自己的营帐。
他还有好多事儿得处理呢。
匈奴最近老 * 扰大秦,是因为阴山附近的草场干了,草都枯了,匈奴人没办法,只好跑到九原郡边上的村子去抢。
大秦想在这儿建煤城,头一号难题就是水。
阴山脚下没大河,但九原郡外面一百多里地有黄河。雨季时,黄河的支流能流到碓石口。
“得想办法让黄河的水,不管旱还是涝,都能稳稳当当地流到碓石口。”
赢牧盯着地图,在那儿琢磨呢。
不一会儿,他下令:“叫王贲将军来见我!”
赢牧自己不擅长水利工程,但王贲有经验,以前帮秦国用水攻灭了魏国。
王贲很快就来了。
赢牧首接说:“煤城缺水,我想从一百多里外的黄河引水过来,将军有啥好办法没?”
“引水?”王贲有点为难,“这方面我可远不如蜀郡的太守李冰。”
“李冰?”赢牧皱起了眉头,“将军不是以前水淹过大梁……”
“安国君误会了,那是用的别人的招儿,我其实对水利不太懂。”
赢牧这才明白过来。
王贲又说:“要是想引水,可能得挖条渠,或者挖开黄河的堤坝,把附近的河道疏通一下。”
赢牧瞪了他一眼:“要是挖堤坝,雨季一来,碓石口和煤城都得被淹了!”
王贲尴尬地笑了笑:“是我失言了……”
“不过,你这话也给我提了个醒。”
赢牧想到了一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