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宋王 > 第零章 亡国之祸

第零章 亡国之祸

败涂地了。

故而只得命令各军将领,全力安抚将士们的情绪,保证大军不乱,军心稳定,反攻灵州。

因为有国相亲自坐镇,东线大军的情况还算不错。

可中路的韦州那边,情况就很糟糕了。

灵州突然陷落,守将一头雾水的情况下,更多的是惊恐。.k~y,a¨n¢k·s..!c_o′m?灵州没了,等若韦州成为一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孤城,落入宋军的包围圈之中。

这可如何是好?韦州是作为灵州外围屏障而存在的,如今作为核心的灵州不在了,坚守韦州还有意义吗?

撤退,回到黄河西岸,韦州将领也有这样的认识。灵州陷落,釜底抽薪,意味着西夏在黄河东岸的国土全部沦丧,至少暂时落入了宋军手中。此时,无论是保存实力,还是保存西夏核心的基业所在,都该回到黄河西岸去。

而且他们有更为便利的条件,距离黄河更近。只要数日时间,就能到黄河岸边的鸣沙(地名,今中/卫鸣沙山),从那里渡过黄河,就暂时安全了。

不过守将也知道,仓促撤离,反而容易让宋军有机可趁。再者,忠心还是要有的,故而选择暂时引而不发,看看国相梁乙埋是否有什么命令。毕竟西夏在黄河对岸还有二十万以上的兵力,也不至于全无应对之力。国相那边若是有什么计策,反败为胜也是有可能的。

守将也想到,虽然不能前去救援灵州。但拖住刘昌祚所部。他们不能及时赶去救援。宋军在灵州的人马不多。梁国相那边或许有机会可以反攻。夺回城池。所以,暂时坚守韦州还是有异议的。

难为守将倒是一片就赤城,没有弃城而逃,并且隐瞒消息,以免动摇军心。可遗憾的是,消息最终还是传开了。

宋军在城外,用抛石机扔来许多的包裹,在空中赛开。飘落下许多纸张。上面以西夏文书写:灵州陷落,梁乙埋全军覆没等内容。军中将士虽然大多出身平民,并无学识,但总有识文断字之人,何况西夏文一度在西北十分流行,认识之人不少。

消息瞬间不胫而走,灵州下落,梁国相兵败,简直就是天塌下来了。西夏士兵顿时惶恐不已,主将闻讯。一再宣称是宋朝的谣言。

可有道是三人成虎,消息本就是亦真亦假。此刻传扬开来,容不得人不信。一日两日可以说是谣言,可是时间长就出问题了。这些消息在士兵们的心中不断发酵,猜疑与惶恐也越发强烈。

如此情况下,军心涣散,战斗力大为下降,韦州的防守状况大不如前。守将本来是有心坚守的,但是如此情况下,还怎么守?

宋军立即加强攻势,韦州本来坚定的防守却在动摇,固若金汤的城防在动摇。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城破是必然的。

到了那个时候,城破人亡,想走都走不了。如今早些撤离,还能保存一些实力。守将无可奈何,虽然有心为国相争取时间的,奈何宋军太狡猾,情况太过不利,终究还是不成,遗憾啊!

当晚,韦州守军便连夜撤走,赶去鸣沙,这里有距离最近的渡口。韦州守将的本意是想要坚守鸣沙,复夺灵州的希望已经不大了。如果国相能及时撤回来,也可以从此处渡河,可以保全大军安全。

奈何一撤退,就形成了溃逃的局面,士兵争先恐后要离开。加之宋军就在后面追击,哪里还有心思停留,纷纷寻找渡船,羊皮筏子等渡河。最紧急的时候,但凡是能漂浮的器物都被用上了。

十月时间,西夏人都清楚一个事实,黄河是会结冰的。此时虽然飘落雪花,但黄河却尚未冰封,正好可以行船渡河。过段时间,河面冰封不宜行船,而冰层又不厚,不足以人马经过。

到了那时,即便是到了黄河岸边,可就是望河兴叹,死路一条了。是以,真心没有人愿意等待,唯有站在黄河西岸的土地上才能安心。

见韦州西夏守军如此惶急渡河,宋军虽然追击,却也只是虚张声势。韦州毕竟只是一部分的兵马,并不十分关键。

对刘昌祚而言,他当务之急是赶去灵州。秦王殿下只带了两万兵马驻扎在那里,一旦梁乙埋回师,或者兴庆府的西夏人渡河东进,都是很危险的。岂能让秦王殿下置身险地?唯有如此带兵赶到,巩固灵州的城防,才能算是成功。

更为重要的是,牢牢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