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以孝治天下乃是国朝传统,他这个皇帝必须要为表率。再者,幼年之时,曹氏对他和弟弟赵颢一直不错,多有疼爱,多少有一份祖孙之情在其中。
“嗯,仲针就是孝顺!”曹氏微笑道:“你皇祖的祭礼安排的如何了?”
赵顼点头道:“都已经安排妥当,会隆重举行,在汴京的所有五品以上大臣、宗室、勋贵都会参加!”
“你有心了!”曹氏满意道:“还有啊,我听说你派出去的将军收复了兰州,真是好啊!”
“你听说了?”
“是啊,这样的大喜事真是让人高兴,你皇祖在天之灵也会很高兴的。”曹氏感叹道:“当年李元昊在西北闹腾,你皇祖没少费心思,尤其是兰州丢失那段时间,更是自怨自艾,寝食难安!后来一直想要收复的,可惜没能成功。如今你做到了,也算是完成了你皇祖生前遗愿,有如此捷报告慰,你皇祖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皇祖遗志,孙儿理当完成,义不容辞!”提及此事,赵顼有些小得意。连太皇太后都这么认为了,满朝文武肯定也是同样的想法。后天,他就可以风风光光的宣布此事,引以为傲,赢得臣民的爱戴与颂扬。
曹氏感叹道:“你做得很好,后天去太庙,你该亲自向皇祖奏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还有啊。是哪位将军攻陷兰州的。带着一起去吧!你皇祖当年一直有个愿望,说谁要是收复兰州,要予以赏赐的,如今他不在了,只能由你来封赏!”
“收复兰州的是林昭,你不是知道吗?”太庙宣告是必然的,只是提及林昭,他的表情微微有些不自然。*s^h-a.n,s.h!a+n?y¢q¨.~c!o¨m.司天监虽然那么说。可皇城司打听之后,邵雍大师曾经说过,黑龙布雨,那么跟真龙天子之说似乎没什么关系?
福宁殿一事,邵雍也有过说法。以邵雍的身份,总不至于弄错吧?他似乎也没有说谎的理由。但事情只要出来了,心中就难免有根刺。
曹氏似乎根本没看见,轻声道:“是东阳啊,我只记得他似乎去西北打吐蕃人去了,不曾想是他打下兰州的啊。这可是大功一件!”
“是,是大功一件!”赵顼只能跟着点头。
“你皇祖和你父皇都说过。为帝王者,要赏罚分明,有功是该赏赐!”
赵顼还以为祖母要为林昭讨封赏,不想曹氏话锋一转,轻声道:“不过呢,东阳还年轻,已经是国公了,爵位太高不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话是这么说,可有功之臣就该封赏,否则将士们如何愿意为大宋奋勇作战呢?”赵顼有些拿不住曹氏的意思。
“是这个理,不过啊,东阳的封赏不必太隆重,敏言是你舅公的义女,又与你姑姑情同姐妹,东阳也就不是外人。封赏有度,东阳不会介意的,也免得他恃宠而骄,你说是吗?”曹氏轻叹一声,又道:“哀家多嘴了,你是皇帝,朝堂上的事情你做主吧!”
赵顼有些狐疑,原以为曹氏会为林昭讨赏的,原来不是。不过看得出,皇祖母疼爱柴敏言和林昭不假,黑龙降世那件事处置起来怕是有些难啊!尤其是这当口上,更不能操之过急。
“是,孙儿心里有数!”
曹氏笑道:“好在最近风平浪静,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之前我还担心,怕有什么事情影响到你皇祖的祭礼。”
此言一出,也就意味着曹氏不希望在仁宗祭礼之前有什么风波,其实赵顼也是这么认为的。在这事之前闹出什么风波,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当然了,也就意味着,不管他打算如何处置林昭,都必须要等到祭礼,或者之后。
赵顼并不认为祖母有什么别的目的,只是单纯的希望仁宗皇帝祭礼不要受到影响。一个未亡人的心思,完全可以理解,这点子心愿他很乐意满足。
曹氏见孙子神色,嘴角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她的目的不止这一点。一边吃饭,一边继续道:“昨晚还梦到你皇祖了,我打算明日去太庙暂住,斋戒一日,后日参与祭祀。要是没有什么重要时期,仲针可否一同前往?”
“这……”赵顼没想到太皇太后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曹氏轻叹一声道:“你是皇帝,日理万机,这样确实有些为难你了。只是你皇祖生前膝下寂寞,少有天伦之乐。你父皇后来虽然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