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的。景思立要自找死路,难道自己也要跟着他送死吗?杨楶心中算盘劈啪作响,没有片刻的犹豫便下定决心,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为自己寻找一线生机。
生机在哪里?生机在哪里?
摆在杨楶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个是投降,一个是突围。
投降吐蕃人,杨楶轻轻摇摇头,倒是不说他多么有气节,而是眼里压根就看不起吐蕃人。要是换作辽国,再不济也是西夏,说不定他就真这么干了。再者,这两天景思立拼死抵抗,可是给吐蕃人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气头上的吐蕃人能接受自己的投降吗?无论是当场格杀,还是事后成为阶下囚,前途都是一片黯淡。不投降,坚决不投降。
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突围,只要跑出了包围圈,回到了大宋控制的土地上,安全自当没问题,至于这事后的免责的自圆其说好不容易。
如果跟着景思立的大队人马一起逃走,希望自然大一些。奈何景思立那个榆木脑袋就是不走,为今之计,只能单独行动了。
想要突围,自然需要人,单枪匹马向冲出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如今可以倚仗的唯有自己麾下的这点亲兵,如果和吐蕃人拼完了,突围可就没有希望了。那么,必须要保存实力。
贪生怕死,畏惧敌人。小算盘劈啪作响的杨楶做出了决定,将百多后营守卫全部撤退。至于理由,则是吐蕃人攻势凶猛,抵挡不住。
如此一来,山头顿时腹背受敌。尽管景思立发现及时,也派来了援军。但是因为杨楶的擅离职守,后背的防御已经是门洞大开,被青宜结鬼章打开了一个口子。
宋军的处境十分不妙!
赵元凯匆匆而来道:“将军,守不住了。秒章节小税王 追嶵辛蟑踕”
景思立双眼微闭,心中有太多的不甘。此刻埋怨杨楶已经毫无意义,正如赵元凯所言,当务之急是突围。
继续这样下去,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突围!”
景思立立即召集众将,包括那个畏战惧敌的杨楶,说道:“眼下我们唯有突围一途。稍后我与赵元凯先率领五百骑兵为先锋,打头阵冲锋正面的木征所部,打开缺口之后,你们迅速支援,突围出去。”
“是!”
众人哄然称是,其中也包括杨楶,不过他答应的同时。眼珠子却提溜提溜转个不停,显然是另有心思。
景思立算得上是个猛将,吩咐之后他便率军出击了。五百骑兵居高临下,从山坡上冲下来,也是颇有威势的。
山下的木征本来是全力指挥军队进攻,拖住景思立,为青宜结鬼章争取时间攻击背后的。听说鬼章已经得手,两线夹击局面已经形成,木征这边的攻势稍微放缓一点。
一来是人心理上自然而然的懈怠,高度紧张之后。神经难免会放松那么一点。二来,木征这几日伤亡惨重,自然需要保存点实力,不能将自己的家底全部消耗完,所以能不拼的时候还是不拼。
他却没想到。一直坚守的景思立却突围反击了,速度之快让他来不及反应。
吐蕃军的攻势刚刚放松,有的士兵甚至已经撤回来休息了,没想到宋军突然冲下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在很短时间内,景思立便占据了上风,打开了一道缺口。当然了,这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将军韩存宝、魏奇重伤,赵元凯大腿中了一刀,景思立已然是身中三箭,却依旧咬牙坚持。
不过总算是打开了局面,一切都是值得的。景思立立即挥动令旗,此刻山头上留下的两三千人马及时冲上来支援,必然可以打一场小反击,成功突围。
可是,景思立令旗招展的时候,山坡上的杨楶却有想法了。他站在高处,看着大量的吐蕃军正朝着景思立那么围过去,本就畏惧的他此刻更加胆战心惊。他觉得,景思立是突不出去的,很快就被会吐蕃合围绞杀,自己跟上去岂非送死?
反正是吐蕃士兵都被景思立吸引过去了,那么整个包围圈自然松动了,此刻正是逃跑良机啊!杨楶心念一动,毫不犹豫,脚底一抹油,带着自己麾下的几百将士率先逃走。
逃跑是有传染性的,本来就信心不足,军心不稳的宋军,见到杨楶这么将领都跑了,顿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