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还要几日。你嫂嫂回家一趟也不容易。”
“这事还是要给嫂嫂说一下的,本来是你家三郎的名额,到时候不行我让二郎退学就是。”
“哎,你嫂嫂就算知道也不会怪你的,你就安心吧,这次妹夫帮了我这么大的忙,就当谢他了。”
“只是平儿岂不是、、、”
“妹子别担心,我听人说了,以后还有的,据说陛下改革以后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的。”
“总之我不管,嫂嫂那里,我还是要说下,这样我才安心。”
“哎,行吧,行吧,好了,你也回去吧,听说蛋蛋还有什么作业呢,你别让他玩忘了。”
“嗯,妹子走了。”
------------------
李宇在办公室安排完这周代课学子们代课事宜,也开始了这周的教学。
“初中的物理我们己经学完了,这周我们将要学习生物学。”
“生物,顾名思义,有生命气息的物种,包括植物,动物,人体。”
“只有了解了生物,才能知道动物为什么有这样的构造,鸟为什么会飞,鱼为什么能在水里呼吸。想必大家以前没考虑过吧?”
操场上,底下学子听完也是纷纷点头,作为古人考虑的只是如何去考中科举,谁会考虑这种事情。
“学会生物,我们才能知道物种运行的变化,更好的了解人体的构造,对于以后学医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因此生物和化学,是医学发展前提的必学课程。”
那些医学院的学子这时也激动了,他们跟着李宇最久,本来就是为了学医术的,结果李宇教的都是和医学无关的,他们其实也想过,有些人也和自己的阿耶说过这件事,但是他们阿耶也不敢提,不敢问啊。
毕竟这是李世民亲自安排的,因此医学院那边也是对此很迷惑,又不敢乱说,兴许是李宇或者陛下的特殊安排呢?至少他们的子嗣进入了陛下的视野,不论如何起码有了出路,至于学的到底是不是医术,管他呢。
唐代太医院叫太医署隶太常寺管辖,太医的医术都是很高超的,如果家里三代都是行医的,则子弟可以免费入太常寺,但依然需要考试才能入职正式职位,而百姓可以通过考试入职太常寺作为太医的备选。
宋代更是完善了这种制度,纳入科举的一项,使得我国医学一首在进步。
到了明代,朱元璋强制医户世袭,太医院官员仅从医户子弟选拔,这种制度使得医学没有了竞争力,反而宫廷的医术发展比不过民间的发展。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这种制度,太医的成了皇家的一个象征,然而医学己开始大幅度退化,反而不如民间,在现代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中,就体现了这种差距。因此清朝时期太医反而成了一种象征,医术却和身份不匹配,让后世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