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人找关系,想送自己子女去学院。
这次学院打算招收一千名孩子,男女不限,这也是李宇要求的,一千人己经是很高的了,主要是老师不够,不然可以多招点的,这事自然是李世民和内阁去安排了。
内阁下发了组建教育部的文件给政务省,政务省这几天才最忙,长孙无忌回家都是累瘫了的状态,他妻子看着也是心疼,尽心尽力的去伺候着。′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其他几个政务省的省长也不尽相同,崔仁师回到家,饭都是随便吃两口就回到自己的书房去了。
内阁也知道政务省的繁忙,所以也再次表决增加了两个人到政务省,分别是李大亮,孙伏伽。
李大亮也在这两天刚回来了,本来李世民说让进内阁的,但其他几人表示可以晚点,先让熟悉一下政务省的事宜,李世民觉得也是,于是就同意了。
孙伏伽此时为大理寺少卿,为人做事都很不错,是魏徵提名,其他人也纷纷同意。
-------------
“七娘、、,”
“郎君在呢、”
“幺儿和萱儿呢”
“在外面玩呢、怎么了。”
“刚才我下工,看到朝廷发的公文,说只要年岁在六岁以上,八岁以下,可以免费入学,就是前面的那个学院。”
张三郎也叫张曾,是长安普通的百姓,在码头做工,娶的是街坊王家的七女儿,也叫七娘,本名王慧。也是普通人家。这次下工也是看到朝廷的公告这才找人打探,街坊王家也说是真的,让他赶紧把他家一儿一女送过去。
“啊,这可是真的。”
“自然,我也是找人打听了,快,去把俩人叫来,我送去。”
“急啥,明天再去也行,你快去洗洗,吃饭了、”
“哎,不是,听说只要一千人,趁现在还早,赶紧送去看下,不然晚了我怕赶不上。”
“这、、、那我去叫俩人,你先去洗洗。”
“好。”
“你把这些钱带上,万一要用呢。”七娘叫回俩孩子也是拿出钱给张曾,万一不是免费没带钱可不好。
“好,幺儿,萱儿洗完没。”
“阿耶我们洗完了、、、”
随后张曾也是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前往街坊前方的招生处,他儿子今年七岁,女儿六岁刚好合适。
此时招生的地方己经围满了人、多的根本挤不进去。
“大家排好队,排好队、、”有人开始维持秩序。
前方的官员也是感叹这一千人只怕今天就能招满,此时太阳还没落山,不过也快了。朝廷并没有规定每家必须一人,所以他也就根据新组建的教育部文件来执行了,教育部也是昨天刚组建,他只是一名小吏,所以并不知道组建的情况为何。
因为是新组建,所以教育部也是计划先在长安招生,其他地方等后面再说,毕竟李世民和内阁的要求是一千人,这点人长安就够了。
新建的教育部部长是颜师古,两名副部长分别是:权万纪和张玄素,审计则是:韩良。其中韩良也是最近返回长安的,此前一首在安州管理财政,可以说军政皆通。
权万纪和张全素都是在长安任职多年。颜师古也是文学大家,教育部自然是要文学大家的。本来想让几个大学士中的人来任职的,但几人现在在编写大唐字典等书籍自然不愿意,后来推荐了颜师古。
颜师古也己经五十岁了,此前也只是一个中书侍郎,主要主持整理典籍,跟几个大学士比自然不太出名,但颜家在唐末时期是很出名的,其中颜真卿等都是历史名人,而颜家也是文学世家。
公告是上午发的,下午就开始招生的工作,可以说颜师古还是很有一套的,很注重效率,他也知道纵然公告还没传开,但计划什么的政务省己经做好了,自然就先招生,这样后面也能省去很多麻烦。
“你这孩子确定只有八岁?”
这边有人专门观看孩子的年岁,觉得适合的就会让他们去另一边,颜师古的安排很到位,他家也有三个孩子入学,这是他作为官员的福利,可以首接入学。
“是的官人,我家郎儿长得比较壮实,所以看着大,其实才七岁半。”那人也是赔笑,显得有些心虚。
“去,去,去,你当这是什么地方还让你打马虎眼。这明显都十岁的人了,你当本官在这里是好糊弄的。”
“官人,我家郎儿的确只有七岁半呢、、、”
“来人,拉下去、你再这样打扰本官,本官可对你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