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的人立马安静了下来
“朝廷进行改制,现在需要大量官吏人才,所以只要年满十六周岁且二十五周岁以下,能读书识字的都可以参加朝廷的选举...。”
众人不等听完随即开始议论纷纷,周围开始吵吵闹闹起来,这时官吏打断:
“安静,安静本官还没说完呢再吵轰出去。”
周围也很快安静了下来:
“郎君您说。”
“都别打岔,我只说一遍。”
“是,是...。”
“这次朝廷改制需要大量人才,只要年满十六岁且二十五岁以下能读书识字的都能参加,记住是都能参加,哪怕你是个种地的,只要你儿子或者什么的能读书识字的都可以参加选拔,至于能不能选上就看能力了,还有一条祖上三代身家清白且人品端正才可,选拔时间定在月底还有十天时间。”官吏说完随即不再开口。
这时周围人才开始议论,有人更是想到什么开始激动不己,有人则开始快速向家里走去。刚才问话的老头显然也知道了意思,激动的颤抖起来,他孙子会读书识字呢,随即也快步向自家走去,连竹笼和里面一点剩菜都不要了,随后跑了起来。
老头是跑着回家的,这时也是上气不接下气的,一进家门就看到自己的儿子正在忙活着木活,儿媳正在做饭,此时正临近中午太阳正大,长子看到自己的爹爹回来了也是放下活计喊道:
阿耶,您回来了。您这是怎么了?跑着回来的?。
“哎,快给老子拿点水来,让老子缓口气。”
“好,阿耶等着。”片刻大儿子端着水来。
老头接过水大口喝了起来,顿时舒坦下来:
“凡儿呢?”
“那小子还在他西爷爷家里读书呢。”
“快去叫回来,我有事说,很急,快点。”
“阿耶你先歇着,儿子这就去。”说完匆匆出门去。
这时,儿媳也从厨房出来了,看到老头的样子也是关心的问起:
“阿耶这是怎么了,大郎他?”
“你先别做饭了,把火撤了,等会儿等大郎回来我有事说。”
“好,阿耶你歇着。”儿媳听到自己的公公如此说,想来是大事也立马去厨房把火撤下来。
过了一刻钟,长子领着孙子回来了,孙子今年刚满十六,十二岁时才跟着他西爷爷读书,他西爷爷曾几次落榜,后来就心灰意冷了,又经历了隋末战乱才在村子里定居下来,是村里唯一一个读过书的人。
“阿耶,我们回来了。”
“阿翁。”
”都坐下,来郎媳也坐下””
随即三人坐下来,老头说了今天进城看到的榜文:
”阿耶,这事是真是假?”显然儿子有些不信”
那个大人亲口说的,想来不是假的,我是这样想的,你和凡儿带着家里剩下的钱,你俩进城,凡儿毕竟读过书也会写字,再去看看,顺便了解下情况。
如果是真的就在城里找个客栈先住下来,这样到时候也方便,如果是假的你俩就回来在是了,只要凡儿能选上,咱们家就光宗耀祖了,老头子我就是死了也安心。
“阿耶,晦气,如果凡儿能选上你就等着享福呢,咱就按阿耶说的办,凡儿你可一定要给咱家挣个光回来””大儿子激动不己。
“阿翁,凡儿听阿翁的,凡儿一定争气。”孙子此时也很激动,都己经十六岁了该懂的都懂了,如果真能选上他家里也好过多了。
好,好,有凡儿这句话,阿翁高兴,你俩准备准备下午就去,可别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