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到了后院,沈雪沅见门廊上站了有二三十个丫头,生怕误了进晚饭的时辰,就匆匆与沈雪茹交换了眼色,纷纷加快脚步登上石阶,掀开石青毡帘,鱼贯而入。¢三?叶!屋¢ ~追/最\新\章`节¨笔神阁 。
进了屋内,发觉沈母身边围了许多内眷,沈雪沅与沈雪茹不敢耽搁,匆匆忙忙上去请安问好。
沈母正抱着梅花形银手炉与儿媳们说闲话,忽然听见一阵娇滴滴的请安声,赶忙抬眼一瞧。只见两姐妹才脱了风帽、斗篷,全冻得缩头缩脑。沈母连忙吩咐丫头伺候汤沃,然后才招呼俩孙女坐到身边。
嘘寒问暖了一阵,沈母斜过眼来,望着媚眼横飞的吴夫人,问:“怎么不见老大媳妇过来?”
吴夫人端着尊敬,笑道:“我刚才特意漪澜院走了一遭,见大嫂还在检点晴丫头的嫁妆,就略略说了几句话,又顺道去看了晴丫头,然后紧赶着就来老太太这里请安了!”
沈母默默叹了一口气,心里暗忖:“老大媳妇外圆内方,老二媳妇色厉内荏,这两人平时在眼前还算和谐,可一离了自己跟前,确实没听说怎么来往,而今若勉强将她们凑在一块共事,万一中间起了龃龉,闹得两家不愉快,岂非又是自己的过失?”
想通了其中利害,沈母倒也没那么在意了,只是轻声一叹:“老二媳妇,容我说句不中听的话,你刚才那话太见外了,你和老大媳妇是妯娌,本该互帮互助,哪能互不来往呢?”
吴夫人默默听着,越听越觉得沈母误会自己了,一口气堵在喉咙眼里出不来,差点憋死自己。墈书屋小税王 追嶵歆章节
这时,门口垂着的毡帘动了动,陈氏领着金氏、严氏母女有说有笑地从外面走进来。
沈母以前见过金氏,素知她和儿媳陈氏交情深,只是不曾想到这份情谊历久弥新,不由笑道:“别人家的姑嫂不是仇人、也是冤家,你们俩倒很好,一点也不外分!”
陈氏有意凑近一些,笑吟吟道:“老太太是知道的,我本是个慢性子,做什么事都如老牛破车一般,正巧我这嫂子为人平和,生性淡泊,一贯与我合得来!从前未出阁时,我们姑嫂俩就很对付,如今要成了儿女亲家,更是情同姐妹,亲如自家!”
陈氏目光凝合,轻轻应了一声,转头安排金氏、严氏母女入座。
坐定,陈氏瞧对脸的吴夫人神情变幻不定,这才问了一句:“二嫂,怎么单你一个人来了,也不见翠莲那孩子?”
吴夫人唉唉叹了口气,道:“许是天气寒冷的缘故,最近几日,阿康腹泻不止,翠莲忙着照顾他,无暇分身!前天,衡儿倒从外头请了大夫入府,那大夫把过脉后,说要下药医治,可翠莲心疼孩子,又兼阿康还在襁褓之中,用药不当,恐伤了孩子的天体,所以今日特寻了个大夫来捏脊!”
陈氏膝下抚育了一男一女,自然知道小儿腹泻是寻常事,只是吴夫人天生爱夸大事实,便是手里有一颗绿豆,也巴不得说成一个西瓜,她的话,最多只能信一半。
吴夫人附和着笑了笑,赶巧一个斜眼,瞥见沈复偕同陈芸缓步进来,于是飞速递了个眼色给陈氏。
陈氏见她挤眉弄眼,开始还不解其意,可随后听见沈复的嬉笑声传到耳畔,不由会心笑了。看书屋小税枉 首发
沈复停下脚步,凝视着母亲慈和的面容,笑道:“下午,我和芸姐儿窝在书房里抄诗,抄着抄着,不觉天色向晚,赶巧立冬来依梅院传老祖宗的吩咐,所以我们匆匆收拾了书稿,紧赶慢赶往老祖宗这儿来,哪成想,还是比大家来晚了一步,该罚!该罚!”
陈氏听了这一通诉说,脸上并没有责怪之色,反而来回望了几眼表姐弟俩,淡淡笑道:“你呀,快去准备准备入席吧,到了老太太跟前,多说些软和话,免得受了她老人家的责备!”
陈氏又好笑又无奈,只得转过头来,热络地拉着陈芸的胳膊,说:“这孩子呀,生就是懒骨头的马,非得有人拿鞭子抽着,他才肯往前跑,等你将来嫁进沈府,姑妈这身上的担子可就卸下一半啦!”
陈芸还没进门,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深深地点了个头,算是间接应了陈氏的话。
陈氏见她乖巧懂事,心中更加喜欢,就亲自带她进去洗漱,然后又特意安排她坐在沈雪茹身边。
沈雪茹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