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继续留在设计所,按正常小王就应该知趣走人,可是他却说:“有的领导看我不顺眼,欺负我,故意整我,。”
阮局长生气地说:“你说的事就算存在,领导为什么看你不顺眼,为什么要故意欺负你,你要从自身找找原因。你如果觉得不平衡,哪地方看你顺眼你去哪个地方,谁看你顺眼你跟谁去,你出去吧,我还有事要处理。”最后这小子还是去大厅了。
郑新对老张说:“这就对了,今后在设计所谁让你不顺眼,就让他走,你我难得有一次一起的工作机会,我们就是哥们,你比我大,你就是大哥,一切你就说的算。”
两人已经喝了大半瓶了,老张说:“那不行,你是领导,就是领导,顺序不能颠倒。”
郑新说:“我们哥们之间无所谓颠倒不颠倒的,我这个人重感情。我看黄明当上助理,每天的事不少。”
老张说:“他的事不少,但矛盾也不少,原来最有希望的乔磊和刘大光现在也靠后了。关键是监察的于正水不服气,他俩本来是大学同学,同学时关系一般,来到一个单位,都熬到了正科级干部,关系还不如以前了。”
郑新说:“这就是人品问题了。”
老张给郑新讲一个黄明和于正水之间的事。
黄明和于正水是上大学时,同届同专业不同班的同学。
黄明毕业就来到我们单位,在于正水从别的单位调到我们单位时,黄明已经是副科级了。
但是于正水会办事,能抓住领导的心,抓住有用的人,也能不搭理没用的人,他进步很快,两人同一年升为正科级。
于正水属于阴险狡诈,见风使舵的人;而黄明正好相反,属于忠厚老实,性格耿直的人。
只要他们俩一见面,于正水一定要奚落黄明,黄明也一定揭于正水一些老底。
有一年于正水负责接待省、市抽调的专家,去市属的几个县检查验收项目,黄明恰好被抽到专家组,作为专家参加检查验收项目活动。
每到一个县,于正水都要给每个专家组成员000-5000不等的审查费,也叫劳务费,用信封装好,分别交给每个专家。
于正水每次发给黄明时,信封里都少装一、二千元,或者背着黄明偷偷地把信封发给其他专家,没有黄明的,黄明知道了很生气。
他们来到和于正水关系最好的一个县,验收一个跨年度项目。上午去看现场,下午看内业,前内业材料也基本看完了,晚饭前开最后一次评审会,所有的专家都表示项目可以通过验收,准备签字,喝完酒就发红包,然后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只有黄明不同意通过验收,他说内业缺少一份很重要的政府文件,没有这个文件,项目通过那是笑话。
他一说所有的专家和当地的工作人员都觉得说的正确,于正水带领县里的工作人员一顿乱翻,也没找到。
于正水对县里的人说,回你们办公室找一找,说不定放在哪个柜子里了呢,过了一会儿,于正水他们回来了。
于正水说:“他们太忙了,把文件落在抽屉里了。”
黄明拿过来文件,连看都没看,把文件往桌子上一放,让大家都过来看,黄明当着所有人的面,用手往红色的印章上一按一抹,文件上的大红印章顿时变成红色的一大片了。
黄明对县里的工作人员说:“教给你们造假的人,没有告诉你们,盖章后用吹风机吹干了,再拿过来给大家看吗?你们看还弄了我一手印泥。”
屋子里立刻哄堂大笑。
第二天又一个上午专家组才走,每人发了5000元,黄明的这次没少一分。
郑新说:“他们俩的这个典故不错,于正水这小子太势力,在欺负人中做事儿,他不会服气黄明高他一步的。其实最应该先提的是乔磊,但是女下属对女领导,这个女人之间的事咱也说清啊。”
老张说:“最后的结果还不知道,于正水不服气,很容易惹出乱子来。”
两个人推心置腹地说着心里话。
他们俩喝完酒后,走出川菜馆,沿着大路散步、聊天。郑新忽然看到前面有德云社剧场,便对老张说:“咱俩去看郭德纲去呗?”
老张也乐于寻开心,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