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他们应该能在晚上赶到苏城,偏偏和尚是个滥好心,路过一个村子化缘的时候,听闻村上有位樵夫上山砍柴,却一去不复返,已经两日不见人影,家中又只余老母与妻孩,整日以泪洗面,和尚便又要管上这一事,去山上寻那樵夫。·x\w+b^s-z\.?c`o,m/
一般在其他事情上,檀无一贯顺着阿洛,任她予取予求。但要是这种救人的事,便换成阿洛来顺着他了。
阿洛也知晓他的脾性,在这种事上,她都表现得格外乖巧。
虽然她外表任性又乖张,可暗地里,她早将这和尚的底线给摸了个透。该放肆的时候使劲放肆,该贴心的时候,她也能比谁都帖心,她玄阴教妖女可不是浪得虚名呀。
经过一番寻找,最终在一处山沟里找到樵夫,原来他砍柴踩空,跌下那山沟里爬不出来,幸运的是未有受伤,檀无救出樵夫,还一路将饿极了的樵夫背下山,得到樵夫一家的千恩万谢,以及一碗珍贵的白米。
当晚两人便歇在这村子里,一户人家空置废弃的宅院中。
听闻这家人有个混江湖的儿子,后来不知惹了谁,遭人寻仇一家子一夜间都死了,村子里人说起这些时,语气里都是惊惧。,求\书\帮? ^冕/废_岳~黩¢
人死了,宅子还留着,看着倒很气派,村人却是不敢住的,觉得那里不吉利,便任其荒废下来。
阿洛半点也不怕鬼神,她又是好奇的性子,拉着檀无偏要去住那鬼宅。
这宅院中种了一片花草,一两年无人打理,全都肆意疯长,阿洛坐在院子里一颗梨树枝丫上,摇晃着脚看檀无收拾院子,生火给她做吃的。
她双手搁在膝盖上,捧着脸颊,望着下方的蓝衣僧人,笑嘻嘻道:“和尚,你今日怎么愿意给我做肉吃啦?”
他不杀生,也不食肉,阿洛跟着他素了大半个月,不料今日和尚突然转了性子,收下樵夫送的一只鸡。
那鸡是现杀好的,送到和尚手里时,脖子上的血都没干透。
樵夫说:“我瞧着大师身后跟了个姑娘,姑娘年纪小,给补补身子。”
阿洛眼睁睁见他愣了愣,而后合掌微念一声佛,平静接下了那只鸡。-狐^恋¨蚊^血~ .追¨蕞.歆?章_截*
第123章
时隔多日,阿洛终于又吃到了肉,当鲜嫩的鸡肉进入口中,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与幸福感也一并涌来。
她捧着烤好的鸡,不禁大快朵颐起来。
吃了几口,解了这些天的馋劲儿,阿洛这才回过神,看向旁边正在喝粥的檀无。
檀无是不吃荤的,他每日要么吃果子,要么喝粥,要么吃饼,偶尔路过城镇,阿洛会给他买点素包子,或是去酒楼里改善一下伙食。
不过不论吃什么,他的态度都是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似乎对他而言,清粥小菜能吃,人参燕窝也能吃,幕天席地能活,锦衣玉食也能活。
不论身处何种状况,他都能坦然接受。
他过得其实很自由,因为他一生都在随心,他心念众生,便一辈子走在普渡众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丝迷茫与困惑。
有时候看着他,阿洛会觉得他像是一块坚硬的磐石,不为任何事物所转移。
但后来,她又觉得这人或许更像水,有一个词叫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水是无形之物,不管流淌到何处,都能生存下来。水柔软而宽和,似乎永远都在变化,可实际上水一直都是水,它始终坚守着自身,就算走过淤泥,最终也会回归天际,重新变得纯净无暇。
“檀无,你这一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望着眉目宁和的僧人,阿洛忍不住开口问道。
檀无抬眼,将黑板拿出,写道:世无苦难,人无烦忧。
八个字展现在眼前,阿洛竟然丝毫不感到意外,她道:“可是,你知道的,这不可能达成。”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他走过那样长的路,见过那样多的人,不会不明白。
蓝衣僧人沉吟片刻,抹去那行字,缓缓写:我知,所以,无愧于心便好。
看到这句话,阿洛是真的有些意外了。
无愧于心,其实是很唯心的观点。这并非指一定是做好人好事,而是说明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心中没有任何愧疚。
这件事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只要心中想了,那就去做,做了不后悔亦不觉得愧对自己,这辈子便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