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首以为把钱都给家里,就是在尽孝,可似乎每次妈妈嘴里念叨的最多的就是弟弟。·兰\兰~文^学* ¨已?发¢布_最.新?章/节?
说的最多也是:
‘你是姐姐,还大弟弟8岁,以后多帮衬点你弟弟。’
‘赚钱不容易,不要乱花钱,多攒钱,以后找个有钱的婆家嫁了。’
‘从小你就用的是最好的,吃穿用玩,都是好的,你弟弟出生没多久,你爸就失业了,他吃得苦多,所以你多让着点弟弟。’
‘......’
也不只是爸妈这么说,就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这么说。
甚至还说,等她长大嫁人了,那个彩礼留给家里,供弟弟读书娶媳妇用。
这些话她听了好几年,从最开始觉得怪异,到现在己经麻木。
甚至也觉得是理所当然,她作为姐姐,就应该让着弟弟、照顾好他。
陈姗姗看到徐然面色纠结,知道她也是听进去了。
想了想继续游说:“然然,你把钱给大姑之后,她开心吗?大姑父开心吗?你们家庭状况改变了吗?”
徐然回想上次她拿回家一万块钱,结果妈妈拿到之后,差点被爸爸抢走。
妈妈当时说的是:“俊俊的篮球鞋和篮球服有着落了,还有他要了好久的轮滑鞋,也能买了?”
徐然当时有些生气,还质问了妈妈:“妈,弟弟还小,玩轮滑不太安全。??看?&t书!屋?D?小¥说¨3网¤£ *最|?$新(章?节`,更2?!新?*′快e@”
她其实想说的是,这些东西华而不实,小学学校组织的篮球赛,买个一般的篮球服就足够了,怎么就非要买名牌?
还有那个轮滑鞋,俊俊许多玩具都是买来玩两天,新鲜劲过了,就不玩了,干嘛还要买?
有那钱,家里买点好吃的,房子都破了,修补修补不行吗?
可妈妈却说:“哎呀,你小时候要啥,妈就给你买啥,怎么轮到你弟弟了,他不就是要个鞋子衣服吗,给他买就是了。”
又来。
每次一说到这个问题,爸妈就是这一套说辞。
你要说妈妈不疼她,那也不是,只不过是弟弟的要求妈妈有求必应,轮到她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徐然不明白的是,她小时候的许多事情都不记得了,而且那时候爸爸有好的工作,现在爸爸失业......了。
徐然忽的抓住事情的重点。
是了,自打爸爸失业后,妈妈脸上的笑慢慢就消失了。
以前一碗水端平的妈妈,水也都给了弟弟。~比′奇`中^文?网. /免_费~阅!读^
“珊姐,我好像懂你的意思了,可我爸他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然然,这个可以慢慢想办法,真正的孝顺,是让父母重新学会做父母。你也要学会爱自己,比如,以前只给钱,你可以现在换成给大姑俊俊他们买衣服鞋子,回去的时候带些好吃的。”
让父母重新学会做父母?!
这话还是徐然第一次听,她这个表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道理。
每次说的话都很怪异,却又让她无法反驳。
“好了,等回去你慢慢想,这会,咱赶紧进去给爸妈选东西,要不然过两小时,商场下班关门了,下次来,店不还是要歇业?”
于是,脑子嗡嗡的徐然,跟着陈姗姗一起又给爸妈买了两套秋冬的衣服。
当然这个钱,徐然说回去要给她,陈姗姗并没有拒绝。
给大姑大姑父他们选的不是很贵的衣服,这个钱徐然还是出的起的。
虽然她也不差这点钱,但是她也不希望两人的关系因为这个变僵,什么都是她付钱,也让徐然会不自在,自尊心受挫。
等招到人之后,给徐然工资翻个倍,以后她自己有钱了,自然会慢慢改变消费观的。
两人在外面吃了米线,等回到家己经晚上九点多了。
回去的时候车不多,陈姗姗也没了来时的紧张感,一路顺畅。
俩人到家的时候,陈真海夫妇己经忙完,洗漱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对于闺女突然又买回来一堆衣服,己经习惯了。
起初还会唠叨两句,后来想想闺女自己赚的钱,想买什么是她的自由,后来也就不管了。
当然女儿给她们买的时候,嘴上还是习惯性地说几句:
“哎呀,我衣柜里好多衣服,咋又给我买?”
“是啊,那衣服又没坏,不用买新的,你要是想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