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机长透过广播向众人致意。
舱门打开的刹那,几股略带凉意的夜风灌入机舱,夹杂着家乡土地特有的气息。早已等候在停机坪上的地勤人员迅速架起舷梯,白桐上校当先走下舷梯。夜幕下,可以看到不远处停着几辆军绿色的卡车和一辆黑色的指挥车,一队全副武装的特勤人员列队站岗,阵势森严。
罗小军紧随其后走下舷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尽管刚离开不过短短数日,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他却仿佛经历了一个时代般漫长。黑色指挥车车门打开,一名身穿军装的中年将领快步迎上前,白桐上校立正敬礼:“报告!任务圆满完成,目标样本安全抵达!”
“欢迎回家,同志们!”将军爽朗的声音在夜空下格外振奋人心。“晶体碎片现在就在这里吗?”
“是的,两块碎片都在。”白桐上校答道,同时示意身后的老周也上前,“这位是我们科研组的周志航高级工程师,也是此次科考队的重要成员。”
简短寒暄后,将军爽朗地挥手道:“诸位,我们边走边谈吧。车辆在等着,先护送样本和各位去基地。”
顾振南笑着点点头,随即语气郑重地对众人道:“我们已经在城郊的绝密科研基地做好了一切准备。第一块晶体的研究一直在推进中,但限于单样本,有些结论尚不明朗。这次第二块碎片运回,必将极大拓展我们的认知。我和团队已经拟定了多套实验方案,就等着‘双剑合璧’呢!”
听到“双剑合璧”这个说法,罗小军不禁想起两块晶体在冰原上相呼应的奇景
顾振南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我们推测,‘逆熵之光’晶体之间也许存在某种共振机制,彼此能够‘识别’同类并进行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就像通信或组网一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两块晶体靠近时发生强共鸣是理所当然的,只是没想到强度如此之高。你提到你当时出现了幻觉和悬浮……”他凝视罗小军,“应该又接收到了晶体传递的某些信息吧?”
罗小军点点头,想到那宏大的星辰幻象和守护者的声音,仍觉心潮难平:“是的。我……听到了那个文明的声音,给予我某种指引和嘱托。”他没有在车上细说内容,一则时间匆忙,二则事关重大,还是打算稍后在正式报告中汇报。
顾振南了然地点点头:“好,具体内容等到了基地你再详细记录。但就凭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断定,将两块碎片置于同一实验环境下,一定会产生重大反应。但也因此,实验风险极高。”
何将军当即表态:“安全问题由我们军方把关,一定严阵以待。我建议实验时所有无关人员撤离,只保留必要人员,并准备好应急预案,包括强制隔离和中止实验的手段。”
白桐上校也沉声道:“不错。尤其罗少校的安全至关重要,上次强共鸣对他的身心造成不小冲击,这次绝不能大意。”
说话间,车队已驶出高速公路,沿着一条戒备森严的封闭道路驶向一处灯光点点的庞大设施。远远望去,高大的围墙与瞭望塔隐约可见,路边持枪站岗的哨兵目光如炬。车队在电子门禁识别后鱼贯而入,穿过两道厚重的合金大门,最终停在一栋地下建筑入口处。
“到了。”何将军率先下车,指挥特勤人员将保险柜小心抬下。众人紧随其后,乘电梯下行,没多久便抵达基地的主实验区。
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复合实验室,分隔成多间相连的舱室,四周墙壁和天花板上布满了各式管线和监控设备。穿着白色实验服的科研人员进进出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严肃而兴奋的神情。罗小军等人走出电梯时,立刻有几名工作人员迎上前来。
“顾老师,您来了!”为首的是一名中年男子,国字脸,戴着金丝眼镜,胸牌上写着“项目副主任李建平”。他快步走到顾振南面前,兴奋地报告:“实验环境已经准备就绪,两块碎片的安置方案也拟定好了。”
顾振南点头道:“辛苦你们了。介绍一下,这几位就是我们远征队的英雄——白桐上校、罗小军少校以及科研骨干如今博士、周工等。碎片就在他们带回的箱子里。”
李建平连忙与众人一一致意。礼毕,他做了个“请”的手势:“样本接收室在这边。”
众人随即快步跟上。穿过一条安全走廊后,他们来到一间高等级防护的实验舱。
在观测室内,隔着玻璃,罗小军等人注视着机械臂稳稳地打开第一只合金箱——里面正是从蓝岛夺回的原始晶体。它被置于原位于左侧的真空容器中固定安放。随着控制台上的按键轻按,容器缓缓闭合,内部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