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杰在院中转了两圈没见着苏大强,转头问温如初:“苏大强呢?”
“人家寻了个好差事。/秒/蟑^踕/暁¨税?枉_ .追?醉~薪¢漳/截\”温如初往院外树荫下努了努嘴,“砍了几棵树,正劈木板呢。”
方杰走出院子,看见苏大强正蹲在槐树下,斧刃在原木上劈开规整的截面。
树影筛在他肩头,遮挡住大部分的阳光。
他脚边堆着几块薄木板,地上画着辆牛车的轮廓。
两轮、平板、车辕、两侧垛架,连辐条都画得清晰。
“在做车轮呢?”方杰踢了踢地上的圆形木板。
苏大强抹了把汗,指了指车轮图纸:“没铁箍橡胶,只能全用木头做,不知道好不好用。我寻思照着电视里的样儿,车轮中间打眼儿,用木轴串起来。”
方杰蹲下身子,指尖摩挲着木板的纹路:“想法是对,可这板子太薄。咱们往后拉麦子、运物资,得承上千斤的分量。”
他捡起块木板轻掰,“这种厚度,过个坎儿就得裂。”
苏大强挠了挠头:“那我明儿换粗树,劈厚些的板子?”
“光厚还不够。”方杰从腰间抽出小刀,削了根细木签。
“车轮得用榫卯嵌合,辐条和轮毂之间得打燕尾榫,板子拼接要用粽角榫,这样才吃劲。¨兰?兰′闻`穴! ¨最*新′章*结!耕_歆?哙*”
他边说边在地上比划,“车轴得选枣木或者槐木,耐磨。车辕得用整根木料,中间不能有疤节。”
苏大强听得首点头,掏出块碎布把要点记下来:“木钉用啥木头?铁钉咱也没处寻。”
“用桑木或者榆木,先泡透再削成钉。”方杰指了指他画的车斗,“底板得双层错缝铺,底下加横档,不然装了粮食容易变形。”
“好,记下了。”苏大强把薄木板摞到一旁:“这些先留着,明儿我劈厚板。”
他看着地上的草图,突然笑了:“以前光看电视里的牛车,以为很简单。真动手才知道学问这么多。”
方杰拍了拍他肩膀:“没事,慢慢做。你现在手艺己经很不错了。做出的木板和形状都说得过去。”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先收工吧,对了…………”
方杰从怀里掏出块松脂,“轮轴的地方抹这个,防虫又润滑。”
“行,我做车轴的时候用上。”
两人往回走,苏大强还在念叨榫卯的样式。
院里传来温若雪喊吃饭的声音,混着蝉鸣,在晚风里飘得老远。¢午·4?看-书′ ?庚/欣!蕞.哙.
方杰回头看了眼那幅地上画的牛车,心想等这车成了,往后去林中部换物资,也能多拉几袋麦子了。
…………
清晨的露水还凝在草叶上,方杰己蹲在灶台前生火。
陶锅里的水刚冒热气,他便将昨日晒干的面粉缓缓筛入锅中。
木勺顺着一个方向搅动,面糊渐渐变得浓稠。
“得搅出筋道来。”他低声念叨着,手腕有节奏地画圈。
面糊泛起细密的小泡,开始咕嘟作响时,他撒了把捣碎的艾草叶,又滴入半勺松脂。
这是渔民传授的防蛀法子。
院外传来斧头劈砍声。
苏大强正抡着斧头,朝粗壮的槐树根部砍去。
树皮崩裂的脆响中,他想起方杰昨日的话:“车轴得用整根木料,中间不能有疤节。”
苏大强格外小心,每砍一斧都要仔细查看木纹走向。
姚再兴带着小季往北山走。
路过厨房时,方杰递出个陶罐:“里头是面糊,凿石碾时若有裂缝,赶紧抹上。”
姚再兴接过点点头,几人走出院门。
李青的房子里,梭子在棉线间来回穿梭。
三个女人正将织好的粗布裁成布袋,针脚细密整齐。
李青嘱咐着两人,“做些大尺寸的。争取多装些新面粉。”
日头升起来时,方杰的面糊己经熬好。
呈琥珀色的浓稠物散发着艾草清香,他用木勺舀起,见能拉出细长的丝,才满意地点头。
温若雪拎着竹篓跑来:“哥哥,渔网己经铺在河边了!就等着你来操作。”
河岸的青石上,姚月正帮温如初展开渔网。
菱形网眼在晨光中泛着松脂的光泽,温若雪采的野菊还别在网绳上。
“这面糊怎么用?”姚月接过方杰递来的刷子。
“先刷网眼交接处。”方杰示范着将面糊抹进绳结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