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分,李浩再次入太极宫,面圣于甘露殿,李浩见礼之后,李世民直接摊手问:“诗狂,你这次到底要献何宝物?”
李浩从怀里取出一只小锦囊,捧在手中道:“陛下,这就是微臣所献宝物。墈书屋 哽薪蕞全更新最快”
李世民看到只是一个小小的锦囊,顿时蹙眉,狐疑道:“这小小锦囊中的物事,竟比你以往所献的宝物都要好?”
李浩点头:“回陛下,是的。”
……
李世民越问越好奇,终于忍不住了,道:“呈上来,让朕瞧瞧。”
许廉走下去接过李浩手中的锦囊,转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解开锦囊看了一眼,顿时愣住,然后伸手进锦囊中摸了一会儿,拈出几十粒稻谷,他又将锦囊口朝下,将里面所有东西倒出来,只见案上多了一小堆稻谷,别无其他。
李世民不甘心,伸手又在稻谷堆里拨找,找了半天,确认没有其他任何东西,李世民双眉一拧,怒声问:“李浩!宝物呢?”
李浩拱手道:“陛下,这些就是宝物。”
李世民大怒,一把将稻谷撒向李浩,怒不可遏大喝:“水稻算什么宝物!你不知道关中不种水稻吗!”
面对李世民的怒火,李浩脸色不改,非常淡定道:“陛下,这水稻不是一般的水稻,在关中也可以种。·兰`兰+文*学? *无+错_内\容!”
李浩道:“这水稻名叫高产水稻,亩产70给杂交水稻另取了个名字,还故意报低了产量。
李浩的表情一直很淡定,因为他早已成竹在胸,缓缓拱手:“微臣不敢欺君。”
李浩道:“陛下,微臣愿以人头担保,这水稻确实亩产七百斤,而且一年两熟。”
李世民不太相信李浩的话,可李浩信誓旦旦,还以人头担保,这让他有点懵,他回想起以往李浩每次献宝时带给自己的震惊,忽然觉得李浩说的可能是真的,赶忙道:“许廉,快将这些稻种都捡起来!”
许廉闻言愣了愣,然后苦着脸应了声,弯腰在殿中四处捡稻种。
李世民则目光凌厉地盯着李浩看,李浩微微低着头,一动不动,连表情都未有太大的变化。
李浩颔首道:“诚如陛下所言,这也是微臣献此稻种的初衷,微臣称之为高产水稻,陛下不妨为此稻种取名,以纪念此稻种。”
李浩道:“陛下所言甚是,微臣其实在家中已经为此水稻想了一个名,可称之为贞观水稻,从此以后,哪怕是过千百年,百姓吃到这水稻的稻米,都会感念吾皇圣恩。”
李世民闻言双眼好似灯泡,直放光,李浩的这个建议太特么赞了,要是这水稻当真高产,而且一年两熟,取名为贞观水稻的话,以后老百姓只要一吃饭就想到他天可汗李世民,这是要流芳万古啊,哪怕自己的唐王朝被子孙败没了,那又怎样,自己的名字会被世代称颂,虎死留皮,人死留名,这可比让史官不断美化历史来的更有效啊。·s~i`l_u?b¨o′o.k-..c?o*m¨
李世民暗暗激动了许久,点头道:“嗯,贞观水稻?好名字,倘若此水稻当真如你所说的那般神奇,那就叫贞观水稻又何妨,哈哈。”
李世民现在好开心,好开心。
李世民见李世民终于开心了,也得意一笑,拱手道:“陛下,微臣求娶文成公主之事……”
李世民一听这话顿时敛起了笑容,忽然道:“你不提这事倒也罢了,你既然提起了,朕问你,你和李道宗订下的婚书是怎么回事?”
李浩不慌不忙道:“陛下,江夏王其实也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到外邦去,但陛下有命,他不得不从,可前段时间,吐蕃悔婚,江夏王赶紧找到微臣,说愿意将女儿嫁给微臣,为的就是怕陛下又将文成公主许配给其他番邦。”
李世民这是怀疑李浩和李道宗关系不简单,李浩早就想到这一点了,咧嘴嘿嘿一笑,反问道:“陛下,敢问放眼大唐,还有哪位后辈能比得上微臣?”
李浩这句话很装逼,非常装逼,而且他居然在李世民面前装逼,太嚣张了,李世民闻言愣了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用手连指李浩:“你呀你……果然还是这么混账!这李道宗倒真是会挑女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