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子期回忆起原主记忆中,上一世没有她的掺和,李永被淹死了。·k+u!a.i·k·a.n!x!s¢w?.¨c,o·m¢
都说伤在儿身,痛在娘心,李永母亲悲痛欲绝。
两家私下里把孩子调换了过来,村里人只以为是把孩子过继给李大满一家。
毕竟他家是村里出名的富裕人家,就是人丁稀薄了。
过继孩子不是没有先例,祝子期的父亲祝大山就是被过继给文玉英夫妻俩的,连带着继承了祝老爷子留下的房子和财产。
祝大山还有两个亲兄弟,都在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祝老爷子离世后,三家开始经常走动,关系越处越好。
老太太人有点迷糊,搞不清楚状况,村里其他人却不大看的过眼。
当年祝大山被过继的时候,可是整个家族看着的,现在他又回去和亲妈一家关系好,这不是摆明了吃绝户吗!
祝老爷子兄弟的后代虽然有点不高兴,但两边关系不好,他们也不方便开口。,E/Z¢晓-说/枉· _唔!错*内+容+
再者,老太太还在世,万一真和祝大山撕破脸了,她恐怕要被赶出门了。
“小七回来了,快来吃饭。”祝子期走到家门口,李香丽笑着走过来招呼她。
“你两个嫂子也太过分了,竟然把衣服都推给你洗,我已经说过她们了,以后你只用洗自己的就行。”
李香丽态度转变如此之大,祝子期也没多想,不在乎是为了让自己觉得她是为自己好,以后嫁人了多捞点好处。
祝子期坐到桌子边,她回来的有点晚,桌上的菜已经被吃了三分之二。
看到她过来,其他人加快了速度,不一会儿,菜盘子就空荡荡的。
祝子期不稀得吃苦哈哈的野菜,但她也不能一点东西也不吃,于是捧着汤,大口大口很快喝完。
“小七,你去哪儿,还没刷碗呢。?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祝大嫂看到祝子期起身往门外走,连忙喊住她。
“大嫂,我已经刷了好几年的碗,是不是也该换人了。”原主从懂事起,李香丽就给她指派活,小小的人忙的团团转。
在她八岁的时候,正式开始接手家里的活儿。
喂鸡鸭鹅,给菜地浇水,洗衣刷碗,还要上工干活,没一样落下的。
要不是李香丽怕原主偷藏吃的,恐怕做饭的活计也要交给她。
一转眼,这就过了六年。
这六年,家里人丝毫不觉得让一个小孩子做这个有什么不对。
她刚接手的时候,不熟练加上力气小,经常做错事,洗破衣服砸碎碗,每次都要挨毒打。
时间久了,她和祝家人都习惯了。
现在祝子期表示反抗,其他人有些愣住了,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姑姑,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妈妈要去上工干活,你在家就是吃白饭的,必须要干活。”祝大嫂的二儿子祝卫刚朝祝子期翻了个白眼。
“卫刚,不能这样和你小姑姑说话。”李香丽嗔怪说了祝卫刚一句,再无其他动作。
祝子期环顾四周,大家捧着碗看热闹似的盯着她,祝卫刚的话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卫刚,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你和我同龄,卫军就比我小一岁,穗子比我小两岁,你们整天回来也什么活儿都不干,就知道玩。”
祝子期把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侄子侄女说了个遍。
祝爱国家三个孩子,祝卫强祝卫刚和祝穗,祝爱民家两个孩子,祝卫军和祝苗。
五个孩子,全部被送进了学校。
祝卫强今年十七岁,他读书晚,单是初中就考了三年才考上。
这就导致,明明村里和他同龄的男生都娶媳妇了,再不济也订婚了,可他还在读书,每周回来两手插兜,什么都不会干。
其他四个孩子见样学样,加上家里的活都推到祝子期身上,他们每天只用吃吃玩玩,其他的都不用操心。
时间久了,他们就认为这些事是祝子期应该做的。
“我们要读书学习。”祝卫刚不高兴的反驳祝子期。
祝子期闻言冷笑一声:“读书?现在都没高考了,你读书有什么用,再说了,你们能考上初中、高中吗?毕业了能分配工作吗?还是会发钱?”
虽说在小乡镇里,初中学历还挺吃香,可一个萝卜一个坑,镇上工作岗位也少。
人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