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马带着长长的队伍和驮着战利品的驮马踏入张庄地界时,己经是第二天的早上。,x-i¨a`o¨s,h~u?o/c-m_s,.-o+r!g!
往日里寂静的村口此刻却人影攒动,远远就可以看到列队出操和训练的部队,枪栓拉动的金属声混着响亮的口号,惊飞了树梢的麻雀。
在这些队列里,有人穿着八路军的服装,有人穿着打补丁的便衣,有人裹着日军的黄呢大衣,有的穿着农民的服装,甚至在队中还有梳着羊角辫的姑娘攥着红缨枪站跟在队尾。
“老郭!咋回事?” 老马皱着眉对一旁的郭正昌问道。平白无故的,张庄多了这么大的一支队伍,他这个大队长却是一无所知。
“怎么?你还不知道?”郭正昌反问道,“你们消灭了鬼子的田中大队的消息一传开。许多人连夜从鬼子的封锁线里跑出来,要参加咱们独立大队,跟着咱们一起打鬼子。”
事情的原委在郭正昌的絮叨中渐渐清晰。
老马率领部队歼灭第五讨伐队和田中大队的消息,像野火般烧遍了冀中各村。那些在 “五一扫荡” 中被打散的区小队、县大队残部,甚至逃难的百姓,都是不顾一切地突破鬼子的封锁线往张庄汇聚而来。
鬼子的这次五一大扫荡来得太急,主力部队是跳了出去,留下来的地方部队和一些军分区党政干部却留在了鬼子的包围圈里。在这次前所未有的残酷扫荡中,很多地方部队和党政机关的干部死的死,散的散,很多都牺牲和被俘了。还是有许多战士和干部隐蔽和生存了下来。
这些人每天都要面对鬼子和伪军的搜剿,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捕和被杀。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坚持斗,一些人甚至出现了悲观和动摇。`天\禧^小¢税¨网` ~醉\歆-彰~截?埂¢芯¨快·
当人们听到老马拉起了一支游击大队,在鬼子的包围圈里搅得天翻地覆,连续打了好多大大小小的胜仗时,一开始大家还不相信,等第五特别讨伐大队和田中一木这两股穷凶极恶的鬼子被消灭的消息传出来后,人们的情绪一下就起来。
燕赵之地,向来都不缺少慷慨悲歌的雄壮之士,鬼子屠杀和残酷扫荡也吓不倒冀中人民,只会激起他们更深的仇恨和抵抗的勇气。
老马和铁血独立大队的成功,也重唤醒了人们的斗志,许多被打散的战士和干部又自发地组织起来,勇敢地和鬼子开展斗争。
他们从背后袭击鬼子的交通线,毁坏鬼子的汽车,伏击落单的鬼子。
还有许多被鬼子困在三角区中的战士和群众,趁着鬼子兵力的调动的间隙,不顾一切地冲出鬼子的封锁线,前来张庄投奔老马。
老马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举动居然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他回过头来对郭正昌问道:“来了多少人?”
“己完成登记身份登记和审查的,一共有1064人,正要甄别的,有827人。另外,据前面收到的情报,还有许多人正在穿过鬼子的封锁线,朝着我们这边跑。”郭正昌也是一脸的为难,“这么多人堆在一起,若是不能组织起来,万一鬼子来了,连跑都没有办法跑。而且这里面万一有鬼子的奸细,问题就大了。所以,我就自作主张,把他们编成了连队,进行军事化管理,按照部队管理的规范,起立坐行,都要按照制度来。”
老马望着村口熙熙攘攘的人群,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他为能有这么多人信任铁血独立大队、愿意追随他们共同抗日而感到欣喜。·齐\盛_晓.说+徃- +庚+歆~最,哙!
小小的张庄一下子就来了近2000人,这数字背后是冀中干部群众对鬼子的仇恨,对胜利的渴望。
这些力量汇聚起来,足以撼动日寇在冀中的统治根基。
然而,欣喜之余,更多的顾虑如乌云般笼罩在老马心头。
郭正昌说的没错,这么多人若不能妥善组织,一旦日军来袭,后果不堪设想。
他目光扫过那些穿着五花八门的战士们,有的握枪的姿势都不标准,有的连基本的队列动作都做不到位,这样的队伍,如何能在残酷的战场上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抗衡?
而且,人员混杂,难保没有日军奸细混入其中,若是在关键时刻捅出大篓子,整个独立大队都将陷入绝境。
不仅是新加入的人员,就连现有的几个连队,也存在诸多问题。战士们打仗凭借的大多是一腔热血和不怕死的精神,军事素质却参差不齐。
尤其是基层指挥员的匮乏,指挥战斗的水平不高,这些都让老马忧心忡忡。
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