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兵马充足,其实还有更好的策略。.天.禧·晓′税+旺- *无?错`内!容!”李长安忆起曾经读过的兵书,想到其上正合奇胜的说法,“大军迎敌,骑兵绕道,两面夹击。”
“李公子对兵法可不是略知一二呀!”
李长安挠了挠后脑勺,尴尬地笑了。他也不过略献薄计,随便说说罢了,没想到竟得了刺史赞赏。
他看着公孙刺史慈爱又自豪的笑容,那是一份长辈看待小辈的专属目光,或者说像一个师傅在看自己徒弟。
李长安内心有种说不上来的温暖,他第一次发现有人愿意向下兼容自己。刺史府不是他的家,但公孙刺史待他如父,让他莫名有一种到家的感觉。
......
......
这一天上午,刺史府的老管家行色匆匆。
今天府外来了人,说是永安行军总管派来的,要公孙刺史速速前去都督府一趟。
整个府上都知道,永安行军总管和公孙刺史一项关系不和。*k~a¢n^s_h^u^j`u~n·.?c^c\这次不知怎么了,行军总管突然派人来刺史府,一个个都气势汹汹的。管家老刘内心有些惶恐,总感觉他们要找公孙刺史麻烦。
刘老拄着拐杖,穿过前院的三门,来到公孙刺史书房。
公孙刺史正在忙碌。战乱的这些日子,城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多了起来,百姓之间时不时闹出矛盾。前些天城西一家瓦舍突然走水,瓦舍主人偏说是邻家有意陷害,现在已经起诉到了刺史府。
公孙刺史尚未想到如何调停纷争,神色颇生焦虑,只听此刻外面传来敲门声。
“进。”
刘老推门进来,随即开口:“刺史,行军总管府的人怎么突然来了?还说要你速速去往都督府。”
公孙刺史放下手中毛笔,心中疑虑。
几年前,张都督靠家庭背景坐上了行军总管的位置,工作态度极其马虎,把永安政务搞得一团糟。?g′o?u\g+o-u/k/s^./c′o-m/后来公孙刺史看不下去了,上报朝廷弹劾了张都督。但是张都督靠山够稳,所以没被罢官,至此以后直接和刺史形同陌路了。
他好久没跟张都督有交集了,怎么突然派人找上门来?
这时,一个念头划过公孙刺史的脑海,他瞬间明白了为什么。
公孙刺史向锦州和洛阳请求援军的时候直接绕过了张都督。张都督大约是觉得公孙刺史没把他这个行军总管放在眼里。
“请求援军的事情我没向都督府汇报。”公孙刺史起身,“现在我得去都督府走一趟。”
刘老惊愕,这可如何使得?因为公孙刺史上书弹劾的事,张都督一直怀恨在心,现在分明是故意来刺史府找茬儿,刺史去了岂不是正中张都督下怀?
“刺史,你不能去啊。姓张的那老家伙不会轻易让你回来的。”
张都督八成想要关押公孙刺史,而这是万万不行的。阿苏勒部第一支师战败,第二支师很快就要来了。狼师战书已然下达,现在带走刺史,前线战事怎么办?
“这件事情我确实有过,没有理由不去。”刺史道。
“如今狼师告急,难道就不能等战事结束吗?”刘老急得团团转,拐杖不时敲着地板,“不行不行,我现在就去跟张都督说说。”
“刘老,不必。”公孙刺史拒绝了,“职务上的过失由我一人承担,刘老应当留在府上照顾家里。”
“哎呀,可是这——”
公孙刺史打断他:“管家,我不在府上的这些时日,便要辛苦你了。”
刘老追着公孙刺史一直来到府外,眼睁睁看着两个都督府的人将公孙刺史带上马车,内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
……
晚来天欲雪,厢房小火炉。
陈小北在李长安面前走来走去,走来走去。
“你要是有劲没处使就出去跑两圈。”李长安嫌陈小北打扰自己清净,非常不客气地说。
陈小北停下脚步。今天上街回来,刘老告诉他公孙刺史被人带走了。眼看天色渐晚,公孙刺史今天大约回不来了。
“你说,我舅舅会不会出事啊?”
“怎么可能呢?”李长安淡定地答道,“你舅舅可是堂堂刺史,刑不上士大夫,最多被关几天。”
“那关几天也不行啊。”陈小北抱着手臂,眉头拧成疙瘩,“这下可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