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王本是进京勤王的,但这一路看着陕西的灾民民不聊生,看到百姓在地狱中挣扎的图景,也渐渐理解了袁好女。·s·a_n,y?e?w~u/.+n¨e~t′
袁好女本来也是想逼着皇帝退位的,但是见到大将军王之后,袁好女也被大将军王一番忠君爱国之心所感动。
所以,只要只要皇帝愿意下罪己诏,承认自己执政二十年来的过错,改施仁政,将袁好女在江南杀的那些大家族的土地,都分给从前的那些个庄户,让大齐的百姓有地可以种,他们便会退兵。
甚至袁好女愿意接受朝廷的审判。
皇帝知道后,很是生气。
这些好听的话,不过是说给天下百姓听的罢了。
若是皇上下了罪己诏,他便是否定了自己二十多年来的一切功绩,而且是向反贼低头!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就算皇帝把田地分给了当地的百姓,那些百姓们也不会记得皇帝的好,只会感谢袁好女。?y^o?u!s,h/u/l\o^u`./c~o\m/
袁好女说她愿意接受朝廷的审判,可民意滔天,皇帝真能杀了袁好女么?
好一个以退为进。
皇帝气得直接下令通州大营的军队攻打叛军。
奈何,大将军王和袁好女两位战神在,差一点就没有把通州杀穿。
最诛心的是,饶是这样,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的兵,还是没有再进一步,反倒是劝降了通州剩余的大军,让大家一起在通州,继续等待皇帝认错。
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的此举,让京城的百姓们和官员们都开始人心浮动。
假如,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真的直接打到京城来了,京城的这些官员和百姓们,必定是要拼死反抗的。
江南那边血腥的屠杀,可是把所有人都吓破了胆,现在京城里的大人,吓唬小孩都是:袁好女要来了,抓走你砍头,肠子都掏出来。¢餿?飕,小¨税*徃¢ -哽.鑫′醉,全+
可如今,袁好女和大将军王他们就停在通州,不进不退,甚至打赢了也不入城,这般表现,似乎就是打定了主意,就是要皇帝下罪己诏而已。。
于是乎,百姓和大臣们也都改变了想法。
不过是皇帝下一下面子,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就能免除京城的生灵涂炭,一时间,大家都希望皇帝能下罪己诏了。
但皇帝是绝对不可能下罪己诏,也绝不可能承认自己是个昏君的。
双方竟然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皇帝认定,这样僵持下去,定是大将军王和袁好女先忍受不了。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的军队,本就靠一个快字,打得朝廷措手不及。
若是他们一直留在通州不动,那皇帝就可以调兵过来合围他们的军队。
皇帝打算从山东调二十万军队过来,巴不得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继续僵持着。
而此时,京城等待着的百姓们,却开始一个个琢磨着,咱们这个皇帝这些年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能让袁好女这么愤怒?
咱们的皇帝到底是不是昏君?
就在这时,卫知也在上朝的时候,将一封奏折递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字,实在是心烦,不愿意看,便让卫知也自己念。
只见卫知也走到大殿中间,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举着那奏疏,开口道:
“谏延庆皇帝罪己疏,臣卫知也顿首谨奏!”
第415章 皇帝被气晕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看向卫知也。
皇帝脸上也难得地出现了震惊的神色。
只听到卫知也没有任何停顿,朗声道:
“臣闻君者,天下之本也,社稷之基也。
“陛下承祖宗之业,当思克勤克俭,以安天下。然数载以来,陛下南征北战,以致民力凋敝,饿殍遍野。
“陛下好大喜功,妄封禅而欺天诳地。
“泰山封禅,乃圣王功成德备之礼。陛下无安民之功,反兴战乱之祸;无治国之德,徒增苍生之苦。僭越礼制,窃天之功,岂不令鬼神震怒,天降灾异?
“陛下封禅后,大齐三年干旱,天降灾荒,陛下不仅不恤民瘼、不自省自罚,反推咎于后宫,令妇人蒙不白之冤,逼迫废后薛氏下罪己诏,又令皇后许氏为皇上行吞蝗礼。
“天下是圣上的天下,此等推诿之举非圣主所为!”
卫知也吐字清晰,声如洪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