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
老人家的手很瘦,但力气不小,带着不容置疑的温度。
“书雅啊,”奶奶凑近了些,布满岁月痕迹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席间的嘈杂。
“奶奶记得,你是本命年,属虎的,对吧?”
姜书雅心里警铃大作,面上却只能乖巧点头:“啊,对,奶奶,是属虎的。”
“这就对喽!”奶奶脸上绽开一个笃定又满意的笑容,另一只手轻轻拍着她的手背,
“老话儿都讲,属虎的,生娃最好的属相,那就是属蛇的呀!明年,可不就是蛇年嘛!正正好!”
她加重了“正正好”三个字,眼里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期盼。
“噗——咳咳咳!” 坐在姜书雅另一侧的陆辞,嘴里刚啃了一半的鸡腿差点首接喷出来,呛得连连咳嗽,脸都憋红了。
饭桌上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热闹的谈笑声戛然而止,十几双筷子齐刷刷地悬在了半空。
“妈,您看您,这说的也太早了点!”
婆婆最先反应过来,赶紧笑着打圆场,声音温温柔柔的。
“就是就是,”公公也连忙帮腔,脸上堆着笑。
“俩孩子才刚拍完婚纱照,新鲜劲儿还没过呢,急什么。让他们先玩两年,玩两年再说!”
“奶奶,”陆辞好不容易顺过气,抽出纸巾胡乱擦了擦嘴,那点痞痞的调调又上来了,他身体往椅背上一靠,手臂自然地搭在姜书雅身后的椅背上,形成一个半环抱的姿态。
“您也太着急了。您孙子我还没玩够呢,可不想这么早被个小崽子拴住。是吧,书雅?”
他偏过头,朝她眨了下眼,带着点寻求同盟的狡黠。
桌上顿时响起一片心照不宣的笑声和七嘴八舌的附和,成功地将奶奶那热切的“蛇年计划”暂时搁置。
姜书雅全程只是弯着嘴角,安静地笑着,心里却明镜似的。
奶奶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睛,显然也看明白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催生,她这老革命也占不到便宜。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只要陆辞被其他亲戚绊住,或者她落单在厨房、阳台、客厅一角,奶奶总能像一阵风似的,悄无声息地挪到她身边。
老人家也不首奔主题,总是先拉着她的手,问问她老家的事,聊聊新疆的风光,然后话题总会极其自然地、春风化雨般地拐到那个终极目标上。
“书雅啊,你看咱们院儿里老李家的孙子,才三岁,那叫一个机灵……”
“丫头,这人呐,年轻时候恢复得快,带孩子也有劲儿……”
“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啊,你爸都满地跑了……”
老人家的眼神里盛满了岁月沉淀的慈爱和一种近乎固执的期盼,像冬日里渴望阳光的藤蔓,丝丝缕缕地缠绕过来。
姜书雅的心,被这目光烫得微微发软,也隐隐发酸。
她其实并不抗拒早点要孩子。甚至,她私下里也盘算过,趁着如今工作节奏相对平缓,不如把前几年被“口罩疫情”耽误的人生大事给解决了。
可心里总悬着一块石头——陆辞。他那副对小孩儿敬而远之、嫌麻烦的样子她太熟悉了。
她几乎能想象出未来自己独自在深夜哄哭闹婴儿的场景,他大概只会皱着眉头翻个身继续睡。
她不确定自己一个人能不能扛得住。
可看着奶奶眼底那簇跳动的、带着点卑微的希冀小火苗,那份属于老人的、对生命延续最朴素的渴望,姜书雅的心就软得一塌糊涂。
她不忍心让老人失望,更不想用虚假的承诺去敷衍那份沉甸甸的期盼。
纠结再三,她决定祭出“科学”这面大旗。
这天下午,陆辞被几个堂兄弟拉出去打球了。
姜书雅正坐在客厅落地窗边的单人沙发里翻杂志,奶奶又端着切好的水果,笑眯眯地挨着她坐了下来。
几句家常过后,老人家果然又状似无意地提起了“抱重孙”的美好蓝图。
姜书雅放下杂志,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个极其认真、甚至带着点忧国忧民的表情,握住了奶奶的手。“奶奶,”她声音放得轻柔又郑重。
“我懂您的心。我和陆辞,也没说不生娃呀。”
奶奶的眼睛瞬间亮得像探照灯。
“但是呢,”姜书雅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
“现在都讲究科学备孕,优生优育了,对不对?这要孩子啊,是大事,急不得。我们总得先把身体底子调理好了,对吧?尤其是辞哥……”
她刻意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