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跟爸妈一起聊了跟陆辞爸妈见面的事以及对陆辞这个人的看法。.精?武.小+说.网′ .更\新?最^快¨
听姜舒雅说完,姜爸姜妈是非常满意对方这个人和他的家庭。
“小雅啊,”姜母的声音里透着久违的舒展,
“陆辞那孩子家里,真没得挑!实在人,礼数一点不差,关键是老家乡音一听就亲!以后两家走动起来,顺溜!”
姜父在一旁点头附和,听出女儿对这段感情也有意,所以也就放了心。
姜书雅抿了抿唇,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也轻轻落了地。
婚姻,从来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两扇家门能轻松地对上榫卯,这起点己是意外之喜。
夜晚,刚洗漱完。手机屏幕在昏暗的卧室里突兀地亮起,嗡嗡震动了一下。
陆辞的信息跳出来,带着军人特有的简洁:“到部队了。”
指尖划过屏幕,姜书雅的心跳快了一拍,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地浮出:
“你爸妈…回去路上说我什么了没?”
那边回复得飞快,字里行间几乎能想象出他咧着嘴、带着点得意的神情:
“哎呀妈,别提了!火车上这二老嘴就没停过,翻来覆去就夸你!独立、成熟、人好!啧啧,我是真记不清上回见他俩这么乐呵是哪年了!”
一股暖流混着彻底松掉的那口气,悄然熨帖了姜书雅的西肢百骸。
家庭这道最大的关卡,似乎真的畅通无阻了。她嘴角弯了弯。
紧接着,陆辞又发来一条,语气更促狭:
“你是不知道,下午趁咱俩不在,他们连以后生几个娃、谁负责带都掰扯得清清楚楚了!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姜书雅盯着那行字,笑意凝在唇边,心头却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虚幻感。
太顺了。顺得不像她从小到大听过的、看过的那些婚前故事——彩礼嫁妆的锱铢必较,两家暗地里的较劲拉扯。
这顺遂之下,反而滋生出一份清醒的警惕。
婚姻的基石,终究要落在她和陆辞这两个具体的人身上。
至于感情……她对他,或许谈不上刻骨铭心,却也是真真切切的在意。
这份在意,需要落在实处,而非浮在两家融洽的云端。
夜深人静,窗外偶有车灯的光影掠过天花板。
姜书雅靠在床头,手机屏幕幽蓝的光映着她沉静的眉眼。
既然家己无忧,那剩下的路,就该她自己走了。
她需要看清陆辞,看清那张在部队规整生活下、在父母称赞背后真实的脸孔。
一个念头,清晰而冷静地成形:主动出击,引蛇出洞。
于是,一场精密的“麻痹战”悄然拉开帷幕。
清晨六点,闹铃划破寂静,她揉着惺忪睡眼,第一时间摸过手机:
“早呀,陆少尉。” 声音带着刚醒的软糯,掐得精准无误。
挤在地铁的人潮里,她第一时间挂上微信,
指尖在屏幕上飞舞,分享路边匆忙瞥见的行人,
抱怨拥挤的车厢,询问他昨晚睡得可好。
午休时分,掐算着他饭后小憩的间隙,一条“午安,好好休息”准时送达。?*天/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3
下班的路途不再属于耳机里的音乐或播客,而是他电话那端或高或低的声音背景。
回到房间,手机支架稳稳立在书桌一角,视频连通。
哪怕他只是对着电脑屏幕敲打材料,她也安静地看,
目光长久地停留在屏幕里那个专注的侧影上。
不到两周,效果立竿见影。
陆辞那头,曾经秒回的信息开始有了延迟,有时甚至石沉大海。
回复的字数肉眼可见地精简,从一大段变成一行,再变成几个字。
主动找她闲聊的频率断崖式下跌。最初他还会解释:
“到点跑步了,晚点说。”
“有个会,忙。”
后来,试探的意味就藏不住了:
“那啥…我玩会儿游戏?就一小会儿?”
姜书雅一概应允,声音温和得像春水:“好啊,去吧。”
他每晚例行电话的时间被无情压缩,从半小时到一刻钟,再到匆匆几句。
周末更是常常陷入一种令人不安的沉寂。
姜书雅握着手机,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忙音,心里那点患得患失的藤蔓悄然滋长。
她清晰地意识到,自